第二章 命起涟漪

加入书签


    从来没有想到过,我会在十四岁上就能到天中去。

    宝璐、宝璋蹦跳着从寝殿外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竟不知该怎样回应他们,只是呆呆地望着这姐弟俩在我面前跳来跳去。宝璐说要带什么东西去,好让我不要想念静远城的风物人情。

    宝璋就直接很多了,一边对我漫不经心的扇着蒲扇一边对我说着那些他不知从哪听来的关于天中的种种传闻,撺掇着我们到达天中后一定要去经历一番。记得那时我看着他们,应该是挂着淡淡的笑意。

    看嘉树、嘉月依然在外面一本正经的站着哨,我才知道他们的父亲,也就是诚贞叔叔应该早已在父亲母亲那了,他们才不敢像那姐弟俩一样一起跑进来逗闹。但从他们更加直挺的身姿也可以看出他们也是一样的欢欣。

    天中啊,这天下之中,是这个国家朝代的中心与根本,而我却要在这小小年纪就能入读天中的太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好消息。

    父亲母亲在正殿安坐,诚贞叔在下首静静的倚着,还是一如既往的显得那么沉重。母亲看到我进来,竟有些哽咽,刚想问些什么,却又低下头,仿佛在擦拭眼角。

    我已在座下请安问好,父亲却叹了口气,低声问道:“静深,今日如何?”

    “今日?今日无事,只是得知,能和哥哥一样去天中求学,所以很是欢喜。”我对父亲说。

    母亲却又低下头,又隐隐的擦了擦眼,只是笑着对我说:“小深都知道了?我和你父亲得知消息时,也是十分欣喜。我家小深果然出息,小小年纪就能入得太学。”

    听得母亲如此说,我刚想向往常一样凑上母亲前去撒娇,却听得诚贞叔一声大喝:“小世子,是不是那两个孽畜又在你耳边说东道西?”

    我见诚贞叔要动怒,生怕他又以为嘉树嘉月对我讲外面那些道听途说的故事,急忙说道:“不是他们!是别人告诉我的。”

    父亲听后大笑:“小深,不是嘉树嘉月,那只能是宝璐宝璋了。待你诚勇叔叔知道,你又当如何说?不怕他责罚宝璐宝璋么?”

    “我,我,我是自己猜到的!”我硬着头皮说道。

    诚贞叔叔却换了副慈爱面孔,眼睛直直的对着我说道:“小世子如此仁厚,却要到那天中去入那什么太学,武帝真是厚爱风大哥!”

    我不知这话何意,正自往母亲身上靠,却听父亲缓缓说道:“我风修远忠心武帝,二十年前就已证明了的。四候中另外的花、雪、月家,也各有子弟被指派入太学,看来武帝陛下此举,只是防微杜渐,并不是针对我们。毕竟,我们四兄弟远在大懿朝四方门户驻守,陛下也是不得不防啊。”

    “只是,小世子他…唉,罢了。”诚贞叔只是又叹了口气,“诚勇应该要回来了,看他能带来什么消息吧。”

    武成二十年的夏天,北圳南端的静远城依然炎热,诚勇叔叔带来确切消息,我得天武大帝懿旨:“宣北候风修远之子风静深,待到夏末秋初时,到天中太学求取学问,期今后更振北圳风氏之威名。”

    我此时并不知道这会给我带来什么,只知道这一生从此便走向了另一条道路。直到最后才豁然觉醒,这一道懿旨,改变的不只是我的因缘际会,还有天下芸芸众生的命运与生死!

    诚勇叔是在滂沱大雨中回到侯府的。

    那天的夏雨很是奇怪,并不像往常那样来去匆匆,反而从清晨下到将晚,往日院中不停鸣叫的知了也全然没了声响,倒是一道道闷雷连连不绝,吓的正在寝殿中为我整理行装的宝璐不住的捂住耳朵。

    我和嘉树、嘉月与宝璋只得坐在殿门外的屋檐下无聊的打发时间,并不能像往常那样偷偷溜去街上,听某个说书匠在某个街角慷慨激昂的讲述大懿朝的建国史。

    “等我们到了天中,我一定先要去婉词堂见识见识,那可是我们侯爷当年擒住前朝末帝白秉德的地方,天武帝就是在那手刃了那个大昏君,才有了我们大懿这二十年的基业。”宝璋还是不忘前几天听来的新故事,又在那里憧憬着,不时还比划起挥刀要砍头的架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