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刘虞到来

加入书签


公孙瓒只在右北平待上一日,便领军重新出发,去往凉州平叛。

临行之前,留给了刘备两百匹上好军马,与之说道:“玄德,你性情仁和,不喜与人相争,须知这世间尽是豺狼虎豹,要是受了欺负,尽管来找我,只要有我一块肉吃,就决然不会让你喝汤。”

公孙瓒出身于辽西公孙家族,然而因其母亲出身低微,以致公孙瓒也同样在家族里不受待见,即便后来拜了卢植为师,结果仍旧一样。哪怕成年以后,也只能在县里充当书佐一类的小吏。

某次机缘巧合之下,公孙瓒得涿郡太守赏识,成为太守府的赘婿。

而在外人眼中,公孙瓒就纯纯是在吃软饭了。

公孙瓒为流言所扰,不愿被世人看轻,毅然决然的从军入伍,想靠建立功勋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杀伐果断,一路升迁。

说到底,一切皆是源于他那自卑的内心。

这也导致公孙瓒能够交心的朋友很少,然而刘备却能引起他的共鸣。

究其原因,还是两人身上有颇多相似之处。其中最为相似的便是出身,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称得上汉室宗亲,却因支系偏远,而沦落到靠织席贩履为生,外人冷嘲热讽,同样看他不起。

除此之外,刘备也与自己一样,是个胸怀抱负之人。

公孙瓒的理想是封侯拜将,坐上朝堂将军的位置,刘备则是想要匡扶汉室,重铸大汉往日荣光。

两人理想不同,却并不耽误他们成为最要好的朋友。

看着公孙瓒脸上的笑容,刘备心中千言万语,此时也只化作一句:“伯圭,保重。”

公孙瓒洒脱的挥了挥手,继而勒马换转方向,朝着凉州方向行军。

待到公孙瓒的身影远去,刘备才将目光收回。

他本打算等叛乱平定,就回安喜。然而孟益却在前一天找到刘备,称渔阳、右北平两郡被张举、张纯祸害的不浅,大量平民被掳掠至此成为奴隶,如今城中钱财被张举席卷而逃,这些遭难的百姓该如何处置,成了首要难题。

寒冬即将来临,不想法子,至少会饿、冻死一半以上的平民。

孟益不懂安抚之策,想着刘备有治理地方的经验,就想请他留下来帮忙。

如果刘备不愿,那就当自己没说。

这些百姓死活本与孟益无关,他却愿意为此开口请刘备留下,刘备也深知这些百姓可怜,于是答应暂且留下。

“玄德果然仁义!”

孟益为此感到高兴,告诉刘备如果遇到困难,在他离开此地以前,手下将士可任其差遣。

往后一段时日,刘备每天都处于操持忙碌的状态,本想当一条混迹度日的咸鱼,如今却几乎累的半死。好在张举这家伙人性未泯,只卷了钱财而去,没有一把火烧了城内粮仓。否则的话,就真的是焦头烂额了。

对于那些掳掠来的百姓,刘备发下榜文,愿意回原籍的便发以粮食,随时都可离去;不愿回去的,便留下来在此造籍入户,发以田土进行耕种。

然后又从百姓之中推选出一些享有威望的长者,负责进行简单的日常管理。

此后,刘备又亲自垂范,发动孟益手下将士,帮百姓们建造屋舍,用以遮风避寒。

月余之后,百姓们的情况渐渐有所好转,但仍旧有许多关于民生的问题未能得以彻底解决。

恰逢此时,新上任的幽州牧刘虞到了。

数年前,

刘虞就已经出任过幽州刺史,对于幽州的地方行情,他比谁都清楚。幽州本就是穷苦之地,官务开销有时还须青、冀两地补贴,然而去年黄巾暴动,今年又是二张叛乱,连年贼祸使得地方动荡不安,本就穷苦难捱的底层百姓更是生活得尤为艰难。

沿途巡视过来,皆是如此。

途经渔阳和右北平时,这两地作为叛贼所占据的地界,遭受荼毒最深,料想定是满目疮痍、尸横遍野,然而呈现在刘虞面前的却并非如此,一路走来,未见有人饿死于途,尽管荒芜的田土不少,却已经有不少人在慢慢的除荒耕地了。

这使得刘虞大为惊奇,当即询问起是何人在此处治理。

“是玄德公。”

地里耕作的老农在除完草后,以手抵着佝偻发酸的腰杆揉按,随之擦去额上汗珠,趁着间歇的空档,坐在田坎上与刘虞闲述起来。

从老农口中,刘虞得知了事件的前因后果,也为刘备能施行仁政和体恤百姓而感到尤为欣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