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战斗到底

加入书签


从县衙出来,张飞气愤难平。

“这陈六当真可恶,居然将我们耍了一通!”

听得张飞牢骚,关羽从旁说着:“三弟,你难道看不出来,陈六是被迫改的口供?”

“有吗?”

张飞摇头,表示不知。

与此同时,刘备在脑海里将线索梳理一番,与关羽吩咐:“二弟,你去探查一下,看看陈六老娘出了什么状况。”

关羽领命而去。

半日后,便将情报送回。

陈六出身贫寒,幼年父亲早丧,母亲靠蚕桑将其拉扯养大,长大以后的陈六在陈府谋了差事,因处事机警而升任管事。

据当地乡民反映,陈六极为孝顺,每月都会按时回乡省亲,为老母担柴挑水。

如此一来,一切就说得通了。

想必陈篙就是利用这点,胁迫陈六就范。

想通了此处,刘备当即说道:“二弟,你即刻带人去将陈母保护起来,我这就去牢狱一趟!”

只要让陈六知道其母亲没事,一切就还有扭转的可能。

然而此时,张飞火急火燎的跑来,见到刘备直呼:“大哥,大事不好!”

刘备心头一沉。

张飞直言道来:“方才从县衙传来消息,说陈六死在了狱中,是畏罪自杀。”

刘备听了,只觉胸口霎时堵了块大石,闷沉得快要喘不上气。

去到牢狱,负责管理县衙监狱的狱司空过来见礼。

看着陈六的尸首,以及额头上触目惊心的血迹,刘备心中说不出的难受。

问及缘由,狱司空称陈六是撞墙而死,等狱卒赶到时,就已经断气。

从县狱出来,刘备浑浑噩噩的走着。

如果不是自己执意要惩治陈篙等人,也许陈六就不会死……是我错了吗?

刘备一时竟有些茫然。

陈六自杀,事情死无对证。

除非陈篙良心发现,可这老狐狸有良心么?

显然没有。

所以,这件事情也就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暂时告一段落。

不过在以后的日子里,刘备将工作重心由对贼寇的清剿,转移到打击豪强上来,大有双方不死不休的架势,搞得一众地方豪强愈发的怨声载道。

城外救济流民的粮食即将耗尽。

由于得罪了本土豪强,所以哪怕出价再高,也没人愿意将粮食卖给刘备。

好在这个时候,刘备想起两个人来,苏双和张世平,这两人也是中山郡人氏,颇有家资,而且就在不远的卢奴县,让他们赞助些粮食,应该不成问题。

于是写下书信,令关羽前往卢奴求取粮食。

然而苏、张二人常年在外贩马,根本不在府上,关羽这一趟算是跑了个空。

刘备对此愁眉不展。

此时,刘五前来禀报:“主公,外边有个自称甄逸的人前来求见。”

甄逸,这名字听起来似乎有些耳熟?

张飞从旁提醒:“大哥你忘了,就是咱们前几日在伏牛山救下的那对父子。”

这么一说,刘备倒是有了印象,不过这都好些天了,怎么还没走?

略一思索,刘备说道:“让他进来。”

稍顷,甄家父子进堂,向刘备拱手见礼。

刘备起身还礼,邀甄家父子落座。

甄逸很自然的坐下,甄尧则立于父亲身后。

命人看茶以后,刘备开门见山的问起:“足下何事见我?”

甄逸放下手中茶水,

拱手说道:“刘县尉,在安喜叨扰数日,在下今日是来向你辞行。所谓大恩不言谢,以后有用得着甄某的地方,尽管开口便是。”

牛逼倒是吹得挺大……刘备瞅了甄逸一眼,年岁也就三十左右,衣衫打扮平平无奇,一副病恹恹的模样,在他看来,甄逸可能有点小钱,但是不多。

即使将粮食的事情与其说了,恐怕也是杯水车薪,起不到任何作用。

此时,甄逸又接着说了起来:“恕甄某多嘴,县尉做事过于强势,不留余地,这样不好。你将本地权贵得罪光了,今后如何立足?甄某不才,也曾做过一段时间县令,有些许心得,不知县尉可嫌啰嗦?”

甄逸居然当过县令,这是刘备没想到的,不过有人愿意传授经验,刘备自然是洗耳恭听。

刘备摆出听课的态度,甄逸则缓缓道来:“县官上任,得先学会巧立名目,然后拉拢豪绅,缴税捐款,他们交了,才能让百姓跟着交钱,得钱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刘备皱眉,怎么才七成?

甄逸摇头,七成是人家的,能得三成还得看豪强们的脸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