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中)

加入书签


基于某种渴望冒险的个性,对于这次的远航,兰小美是异常兴奋的。她不止一次想象过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会是一幅怎样奇妙的画卷,自己那素未谋面的外公外婆会长成什么样,人们从一个地方去一个地方是不是也骑马(她非常喜欢母亲给她讲的那本名叫《西游记》的书,尤其崇拜美猴王孙悟空)。她为自己身体里流淌着一半中国人的血液而自豪。当飞机上天,在辽阔的太平洋上空划过时,她喋喋不休地把无数的问题抛给了妈妈:中国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中国人见面是怎么打招呼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传统和信仰……

兰伊莲对此均一一耐心作答。事实上,从小到大,她都对这个女孩按照自己的想法实施着一种中式教育。不管克里斯每天带她出去玩得有多么疯,回来后都得按照她的要求,洗手,更衣,保持女孩子特有的安静。她教孩子识汉字,说普通话,练书法,下围棋;告诉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有礼貌,要守规矩。她认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里有着积极美好的品质,并试图把它们传递给女儿。

对此,无论是丈夫还是公公(除了婆婆)都举双手表示赞同。与其说他们希望兰小美成为一个中西文化融汇的孩子,倒不如说他们是真的无所谓。他们并没有像孩子的妈妈那样,企图把自己认为对的那一套强加在孩子身上,只是单纯地希望她快乐和健康。唯一发生变化的可能是克里斯。在兰伊莲的不断强调和熏陶下,或者说出于对自己妻子的理解和爱,他也不自觉对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产生了好奇心。因此这次的中国之旅,他同样倍感期待。

遗憾的是,从下飞机那一刻起,他的期待和好心情就开始逐渐被瓦解了。国际化的浦东机场,雄伟的高架公路,市区拥堵的交通和尾气,现代化的摩天大楼,蚂蚁般的人群……诸如此类吧,让他们感觉自己仿佛置身纽约而非上海。出国十多年的兰伊莲女士不断感慨,中国竟然变化如此巨大,如此现代化,从城市建设来看,完全不逊美国,甚至在家人面前露出了那么一丝自豪的笑容。她完全没有注意,自己的丈夫已是脸色铁青。

随后,他们租的商务车离开上海,往江苏而去。下了高速后,窗外的景色稍稍缓解他们之间的紧张气氛。那时是人间四月,江南最好的时节。当兰小美远远看见那具有江南特色的民居点缀天边,金黄的油菜花开遍田野,乌篷船在纵横交错的河道上缓缓划过时,兴奋不已地发出了阵阵欢欣的大叫。

终于,汽车在一个看似荒芜的村子前停了下来。他们下了车,踏过泥泞的小路,急匆匆地往家赶,随后抵达了一幢新建的三层房子前面。房子贴满了灰色的瓷砖,没有院子,里面黑乎乎的,像个危险的洞穴。兰伊莲完全认不出这就是她出国前住过的家,有点担忧不敢进去,只是在门口用家乡话喊爸爸妈妈。很快,两位老人笑着从里面出来了。

他们什么病也没有。

之所以打电话把女儿从国外叫回来,理由很简单:弟弟要结婚了,但还没有房子,让她回来想想帮忙办法。

“就这点事儿?”兰女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什么叫就这点事儿?这是你弟弟的人生大事。”那个面目看起来很慈祥的老太太说。

“那你在电话说一下不就行了吗?”

“电话说不清。再说了,我们还没见过女婿和孙女呢。”还是自己的老妈在说话。兰伊莲注意到自己的老爸在她回来后,

还没开口说过话,只是蹲在一旁不停地抽烟。

“你们没钱吗?这不还盖了新房子?”

“这房子是我们用家里最后一点钱盖的。本来听说是这片要拆迁,想着赶紧重新盖一下,增加点面积,到时候能多分点拆迁款和装修费,但没想到村里又说暂时不拆了,这样一来,我们哪儿还有钱啊,都被花光了。”

“那不正好,有套新房子,给小华和他媳妇住呗。”

“可问题是儿媳妇家是城里人,亲家发话了,让你弟弟必须在市里有套房子,否则这婚接不成,我都快愁死了。”母亲停顿了一下,“你美国老公应该很有钱吧?我记得你说过他家好像有农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