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人生三问

加入书签


    程布衣见小宝答应得又响亮又干脆,哈哈几声大笑,道:“好,那咱们可就开始了”。

    “娃娃,我这共有三个问题,老朽称之为‘人生三问’,你可听好了,第一问,常言道‘人之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试问小子,此话何意”?

    云青听程布衣说出“人生三问”来,便替小宝叫苦,心想自己三人原本年幼,平日除了书中所学,便只同父母乡亲打过一些交道,这人生之事,若不是经历过大起大落,酸甜苦辣之人,又怎么能够参透半点?

    正想着,那小宝却略一迟疑,高声答道:“程老先生,此言出自孔大圣人,是说这世上的人,身体血肉都是父母给的,所以要加倍珍惜,只有自己身体强健,才能在父母年迈之时,更好地行孝尽孝,对不对?”

    哪知那程布衣宛若未闻,沉吟片刻,又道:“第二问,天下苍生、皆有苦楚,人亦苦、己亦苦,人生在世,是要救己之苦,还是济人之苦呢?”

    小宝见程布衣不搭话,又说出第二问,暗想若说这第一问自己尚可勉强回答,第二问却是十分深奥了,心中着急,偷瞄云青潇雨,见云青也皱起了眉头,潇雨则恬淡自然,若有所思。

    见程布衣望着自己,只好硬着头皮一番苦思,良久道:“老先生如此一问,实在是超出小子所知所知范畴,小子所答,不当之处,还请程老先生指正”。

    又作了一揖,道:“小子想,此话虽以天下苍生为起,但个中含义,应当是指人生中的大我和小我,其实,若以天下人宿命为本,那么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皆有苦楚,并没有所谓终身富贵快乐之人。我等生之为人,便是大幸,既为人,就必须深思人生奥妙,开拓人间大道。”

    顿了顿,又道:“但若要如此,首先,必须无视自己的苦楚而去帮助他人,所以,福泽苍生才是我们的人生正途”。

    这几句话从小宝口中说出来,不禁令小宝潇雨侧目,云青心想这小宝平日没个正形,这会说话却满脸严肃,不卑不亢,还真是有模有样,心中暗自钦佩起来。

    程布衣对小宝所答仍是不加理会,片刻又道:“第三问,世间万物,神秘莫测,生之为人,是当孜孜不倦,探究这宇宙奥义,换得云开雾散?还是要碌碌一生,不明所以,直至终老?”

    小宝见这程布衣只顾发问,对自己所答却全然不予理会,心中便有些丧气,听到这第三问,又开始犯起难来,心道此三问,一个较一个尤为高深,前两问自己本已穷于应付,这第三问,却又如何回答?

    转念一想,俗话说无商不奸,这老头拿了20两银子,莫不是在诱惑捉弄自己?既然这样,我也就乱说一气,看他又能如何,这么一想,反倒放下包袱,心头灵光乍现,正色道:“这第三个问题,小子想,应当是关于人生真谛了。我们生之为人,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受发肤于父母,孝双亲于高堂,救苦难于众生,便是为人之道,但若仅此而已,却并非人的根本使命,我等世人,生于天地之间,吸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精华,竟对万物法则一无所知,小子认为,这才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所以,小子认为,洞察世界,明白因果,才是人生的终极要以。人生在世,切不可生如蝼蚁,只知前后而不知上下,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否则,不如就做一只蝼蚁多好?”。

    此言一出,云青潇雨心中为之一震,不觉暗暗叫好。以小宝十几岁的年纪,虽有一定牵强附会之处,却实在也暗含了那人生至理,不能不说是难为他了。

    就听得那程布衣哈哈大笑,道:“刚才这小宝所答,你们两个娃娃,认为如何?”

    云青不想这程布衣不给小宝打分,竟又问起自己和潇雨来,转头望望潇雨,见潇雨也笑吟吟望着自己。

    云青和潇雨之间,按老规矩,无论是作诗还是其他事情,一律都是云青优先,这次当然不能例外。

    这云青正发愁如何作答,突然想起父亲在留给自己三本书上所写的话,“‘悟’之一字,在于理解和创新??????”,“然病有突变,药无新生,倘一贯沿用古法又岂全医得今人之症”,又想起母亲所说“世人和鸡儿们实在没有本质差别”,仿佛一丝明悟潜入心中,不由朗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