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李母之喻

加入书签


    清晨的阳光透过李家干净的窗格子,和煦地照在云青脸上.

    云青如往日一样翻了个身,突然想起什么,雷击一般一跃而起,直奔母亲房间。

    进得房内,见母亲不在,心急大喊“母亲!母亲!”。

    “青儿醒了?”柳玉温和的声音从灶房传来,云青心头一喜,忙向灶房跑去,却在门前与柳玉撞个满怀。

    “慌什么?”柳玉推开云青,轻声呵斥道,“自今日起,青儿要记得昨晚你爹爹的话,不可有一日忘记,明白吗?”

    “母亲都知道了?”

    “是的,你爹爹都在留下的书信中告诉我了,他此番离去,自有他的道理,青儿勿要挂念,今后只需照你爹爹的话去做即可”。

    “母亲,您不去找爹爹么?”原本云青还抱有一丝希望,以为柳玉知晓此事后,或许还能寻得父亲留下,见母亲神色如常,不免大失所望。

    “青儿,你爹爹的性情,你还不知?他既然已经做出决定,那便是九头牛也拉不回”。说完似觉不妥,又轻声道:“更何况,我也是支持他的”。

    “啊?”云青未曾料及,母亲竟也支持父亲去完成所谓的大事,心中更加迷茫,忍不住急道:“母亲,什么事这么重要,让爹爹丢下咱们俩,青儿不解”。

    柳玉似乎听出云青对李天云突然离去仍有不满,却又不肯直说,不禁莞尔,道:“青儿,你爹爹只是离开一段时间,又不是不回来,你多想什么?另外,关于是何事如此重要,我同你爹爹看法一样,你现在的年纪,不宜知晓,不过,日后自会了解”。

    母亲的话,同父亲如出一辙,心知再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便不再言语,一个人站在院子里难过发呆。

    柳玉未再理会云青,转身进入灶房忙活起来。

    不久,端出几盘热气腾腾的饭菜,喊道:“青儿,走,咱们去堂屋吃饭”。

    云青仍在想到底是什么事不能现在告诉自己,听柳玉喊自己吃饭,才回过神来,慌忙进了堂屋。

    只见堂屋方桌上,一盘烧鸡块,一盘清蒸鱼,一盘鲜美的炒莴苣,色泽鲜艳,香味缭绕,云青暗自忖道,以往父亲在时,晨饭不过两碟开胃素菜,几个馒头,一碗稀饭,今早仅有母子二人,菜却如此丰盛,母亲这是怎么了?

    正自咋舌,就听柳玉道:“青儿,以前我和你爹爹只是教你读书识字,那些大鱼大肉自然用的不多,不过今日开始,你须白日读书,夜间练功,这些肉食必不可少,嗯,稍后我再拜托村头张叔,以后但凡捕得大鱼,便只管送来家中,对了,一会我去集市上再打些小鸡,以备你身体成长之需,好了,好了,勿要多想,快吃饭罢”。

    云青心头一热,想起昨晚父亲之言,也不知该说些什么,轻轻道了声“是”,便埋头吃起饭来。

    一会功夫,母子二人用完早饭,云青如往常一样要去洗碗,却被柳玉拉住,说今后只须读书练功,其余杂事无须打理,云青不敢过多执拗,便依了母亲。

    眼看太阳步步高升,柳玉收拾完毕,换了衣服,告诉云青去集市打鸡,便出了家门。

    望着母亲远去的背影,云青不禁又出起神来。

    在空荡荡的院落呆了一会儿,想起父亲昨日所言,于是转身回屋,见枕边凸起一块,慌忙掀起,果是父亲留给自己的木匣。

    打开匣子,取出书本看时,发现除医书略显厚重,大概有百十来页外,其余两本仅有十张左右。关于武学的,仅分别在封面标注《内功》、《武技》;医学的,更是只有《医术》二字。看着父亲工工整整的笔迹,想起母亲要自己白日读书,夜间习武之说,便小心取出一本《医术》,将其余两册重又藏于枕下,又去书橱翻出《春秋》,这才走到院中石桌坐下,轻声朗读起来。

    “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滕子来朝。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秋,七月,杞侯来朝……”

    一本《春秋》读完,已是晌午时分,只听一阵唧唧鸣叫之声,柳玉推门入院,手中提一只草编箱笼,一团团嫩黄色、毛茸茸小东西在笼子里东窜西跳,甚是活泼可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