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方卓然的启发

加入书签


离开区政府,林麦开着车,马不停蹄地去了包好吃旗舰店。

 包好吃旗舰店外部装修和它的连锁店一模一样,里面风格也一致,也走的是古风路线。

 唯一的区别是,里面装修得十分古典雅致。

 林麦楼上楼下转了一圈,只提了一个建议。

 就是在一楼大堂的角落里放一把古筝,请个会谈古筝的漂亮女孩演奏。

 江城又不是没有音乐学院,请个弹古筝的女孩子还是蛮容易的。

 她问郑旭东,旗舰店开张在即,除了平安夜送苹果,他准备搞什么活动。

 郑旭东嘿嘿笑道:“用林总你以前用过的促销方式。

 消费达到一定金额,减免,或者打八折,您看可以吗。”

 林麦点头:“可以的,不过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服务上下些功夫。”

 她前世特别佩服海中捞,论起味道,它绝对不是火锅界最棒的。

 可为什么口碑那么好,人们都愿意去那里消费?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服务特别好,真正做到了顾客就是上帝。

 林麦把海中捞的服务理念说给郑旭东听。

 郑旭东接受的倒是快。

 可问题来了,包好吃的各种小吃卖得并不比普通包子饺子贵多少,服务要求却这么高,大幅增加了成本,实在太不划算。

 林麦十分果断道:“那就涨价。”

 郑旭东瞠目结舌:“如果涨价是会流失不少顾客的。”

 林麦发现一个问题。

 无论是任宝珠也好,还是候新义也好,现在多了个郑旭东,似乎很怕涨价,总以为涨价是自掘坟墓,

 如果自己的商品竞争力弱,涨价肯定是死路一条。

 可既然做出了口碑和品牌,价格上涨,这是再正常不过的。

 江城那几家有名的小吃店,他们一开始卖的包子,热干面,豆皮……还不是平价。

 做出口碑后,价格就涨上去了,也没见他们垮掉,还成了老字号。

 林麦让郑旭东尽管涨价,他们又不是做的低端小吃,而是高端小吃

 。

 接下来,林麦去了华中农业大学,向几个退休的教授请教冬季蔬菜病虫害的问题。

 那些退休教授听她说,她用大棚种出了反季节蔬菜,都很惊讶。

 他们听了林麦的大棚原理,就知道不是胡说八道,而是完全可行的。

 纷纷感慨他们没往那方面想。

 林麦安慰他们,说他们那时没那个条件,又怎会往反季节蔬菜方面想。

 在改革开放之前,知识分子的情况不是很好,想做什么学术都不是由他们说了算。

 种在大棚里的蔬菜得了病虫害,这种情况这些教授全都没有接触过。

 他们很感兴趣,纷纷要求去现场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林麦选了三个身体看上去不错的教授开车去了乡下。

 身体差的不敢请,害怕经不起路途颠簸。

 到达四美镇时已是下午一点多,吃饭要紧。

 现在四美镇也有私营的小饭馆。

 林麦挑了一家紧邻着镇国营招待所的小饭馆走了进去。

 隔壁那家国营招待所冷冷清清没一个人光顾。

 林麦到现在都记得,当初以吴家分了户,无处可去的她进那家招待所时,接待她的前台一脸鄙夷的神情。

 不过这人生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不知现在那个前台看见如今的她是什么表情,估计认不出她了吧。

 林麦在四美镇名气很大。

 当她带着几个儒雅的老教授走进小饭馆,小饭馆老板夫妻立刻认出她来,满面堆笑地迎了上来,口里直嚷着稀客。

 当听说她带来的是几个专门治大棚蔬菜病虫害的老教授时,老板夫妻肃然起敬。

 老板娘又是泡热茶,又是炒花生款待他们。

 老板则根据林麦的要求,从集市上买了大草鱼、小母鸡和猪排骨,动手烧菜。

 老教授们估计这一顿菜烧下来,至少得一个小时,打算趁这个时间先去大棚看看蔬菜的病虫害。

 林麦却怕饿着他们,让老板给每位教授打了一碗荷包蛋吃了,然后开车

 带着他们去了附近十个村的大棚视察。

 那些村的村长得到消息,全跑来作陪。

 到底是专家,一眼就看出那些蔬菜得的是白粉病。

 林麦连忙请教要买什么农药,她好找人买。

 几个教授全都笑着摇头,说白粉病很好治疗,不需要农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