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覆灭—第二节陈平的动作(二

加入书签


    陈平需要面临的考验终于还是到来了。

    第一次考验发生在刘盈驾崩后的第二年,也就是高后元年。

    至于这次考验,我在前边讲到过,就是吕雉在诸吕为王前的那次问话。

    那一次,王陵投了反对票,而陈平投了赞成票,周勃则说了句模凌两可的话。三个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心中所坚持的,却是一回事——护卫刘家正统。

    答案不同,命运走向也大相径庭。

    王陵勒令退休,被赶回老家养老;陈平更进一步,荣升右丞相;周勃官就原职,继续干他的太尉。

    王陵失去了相位,但获得了声誉。很多有良知的人,给予了他很多精神上的支持和认可。所以,王陵至死都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陈平和周勃保住了位置,却赢来了骂名。尤其陈平同志,因为他率先投了赞成票,自然获得了一些优待。一些人从早骂到晚,从他爷字辈骂起一直到孙子,没一个人能幸免。更有人上书弹劾,贪污腐败、谎话连篇、调戏良家妇女等等拿不上台面的事情,全部被翻腾出来,大有搞倒、搞臭的意思。

    骂声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吕雉发飙,挑几个闹腾比较狠的打了顿屁股,才把这股势头压了下去。

    如此一来,虽然没有人跳出来找陈平麻烦了。当然这并不代表暗地里没人不骂娘。诸吕封王的事情就此开始,却有很多人把这笔账记到了陈平的头上。

    在朝堂上混,这种局面是危险的。因此,陈平很郁闷。

    以酒买醉,温柔乡里散愁,但清醒之后,还得硬着脑袋上朝。这种日子让人抓狂。

    就在陈平满心痛苦之时,一位老友,也是多年的战友派人来请。能在陈平心中占据一席之地,并称之为战友的人并不多,首先要能力超群,其次要实力过关,最主要的是有过命之交,要不然,陈平不会把放在眼里。

    这个人无疑有这个资格,他的名字叫张良。

    张良早已远离朝堂,不参合朝中的是是非非。这一点,陈平很清楚。这些年来,他两个人也经常见面,但每次都是云山雾海地的胡侃,都不去谈论朝中之事。

    但每次都是陈平主动造访,张良还从来没有主动相请过。而这一次,算是例外。

    例外,往往会引人重视。陈平是个聪明人,他心里清楚,张良有话要讲。

    陈平来了。

    围着火炉,俩人一如以往,云山雾地的胡侃一阵后,默默地对坐着。

    彼此都太熟悉了,从青年到暮年,俩人一直这样交往着。陈平可能和任何人有经济往来,唯独与眼前这个人,却是清水之交,也是过命之交。这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友谊。

    张良握着拐杖在地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胡画。陈平隔着炉火,静静地看着。他心里清楚,张良有话要讲,可这位老兄迟迟不开口,这让陈平心中多少有些焦急。

    张良看了一眼陈平,微微一笑,开始用拐杖在地上重复地写着一个字。那个字,陈平太熟悉了,这么多天来,他在心底深处一直默念着这个字——忍。

    一股暖流慢慢地注入了陈平的心脏,双眼渐渐酸涩。

    就算是天下人误会你,我理解;就算天下人反对你,我支持。这一个字,浓缩了两个人一生的交情。

    此时无声胜有声,无需再开口了。大家都是聪明人,这一个字,你我都明白。

    一阵静坐过后,陈平起身告辞。从此之后,他的脚步迈的将更加坚定。

    对陈平而言,张良现今无疑是他最可靠的后盾。虽然张良本人远离朝堂,但毕竟影响力还在,也许在非常时期,这个人可能会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然而,令陈平不曾想到的是,张良并没坚持多久。那个“忍”字,算是老友留给他的最终遗言,也是最后的支持。

    高后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86年,刘邦时期的第一智囊张良静静地闭上了双眼,享年66岁,谥号文成侯。

    关于张良的传说还有很多,下邳拾履、黄石合葬、得道升仙等等,所有的传说,无不都在诉说着后人对其的崇敬与缅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