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定计大宁

加入书签


就在林潇宸纵横蒙古高原西部,顺利完成预定作战目标的时候,燕王朱棣此时正面对朝廷派来的新统帅,曹国公李景隆是也。

平燕大将军不是长兴侯耿炳文吗?

这是有原因的,这就要看林潇宸出征以后,朱棣在北平府的一系列骚操作。

朝廷命令北平行都司的都指挥使卜万、都指挥同知陈亨和刘真,率领北平行都司的军队进攻遵化,可是朱棣从居庸关率领精锐抵达,他们三个就后退扼守松亭关。朱棣施展出了反间计,故意写信给卜万,对他进行盛赞,贬低陈亨和刘真。

他把俘虏的两个士卒派去送信,重赏了其中一个拿着信的,却不给另一个,导致这件事被告发,陈亨和刘真把卜万囚禁起来搜出这封信,卜万有和燕王串谋造反的嫌疑,为此被朝廷下了大牢。

八月十三日的时候,耿炳文率领大军进入真定,朱棣决定主动出击,趁着对手还没有部署完毕,就在八月十五日的夜里,朝廷大军饮酒作乐,庆祝中秋佳节的时候,他首先攻破了雄县。

都督杨松全军覆没,前来支援的都督潘忠,遭到燕军的伏击而大败,两人被俘后坚贞不屈,皆被处决,成为靖难之役开始阶段首批被杀的战场大将。

耿炳文下属将领张保,看到杨松和潘忠战败,就主动投降了朱棣,朱棣命他回到朝廷大军,向耿炳文报告雄县和莫州大败的事情,导致朝廷大军的士气受到很大影响。

耿炳文和郭英,把滹沱河南岸的军队推进到北岸,决心和燕军大战。

可是大军刚刚渡河还没有站稳脚跟呢,朱棣率领燕军就杀到了,朝廷大军大败,损失三万多官兵,都督顾成被生擒活捉,不过,他受到了朱棣的礼遇而投降,被送回北平协助世子朱高炽守城。

耿炳文擅长防守,燕军几次攻打真定城,皆无功而返,朱棣就率领大军撤回了北平。

真定大败的消息传到京师,黄子澄就向朱允炆推荐了曹国公李景隆,建议让他接替耿炳文,兵部尚书齐泰坚决反对,却没有被建文帝采纳。

八月下旬,建文帝召回耿炳文,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让他率五十万大军北伐,并亲自在江边给他饯行。

为了给他壮声势,也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信任,建文帝不但行捧毂推轮之礼,还赐他便宜行事之权,

能给的权力差不多都给了。

齐泰和黄子澄等人等顾虑镇守辽东的辽王和镇守大宁的宁王,有可能因为朝廷的削藩策略,帮助燕王反抗朝廷,建文帝就下旨要二人携带家眷到京师居住。辽王朱植接到圣旨后立刻启程,而且他担心燕王在陆路截击,就从海路赶到京师,深得建文帝的嘉许,可自己的三个护卫被削掉。也是因为这一点,以后被朱棣所记恨,一辈子都活的憋屈。

而宁王朱权拒不遵从圣旨回京,建文帝也抓不到他私通燕王的证据,就把他的王府三护卫削掉以示惩戒,命人严加看管。名义上他还是坐镇大宁,可实际上属于无权无势的空头王爷,只是他在大宁颇有威名,朝廷也不敢逼迫他太紧,免得节外生枝。

建文帝想要快速结束这场战争,认为光是派李景隆攻击北平城还不够,又令辽东都司的江阴侯吴高等领兵围攻永平。

建文元年的九月份,李景隆抵达了山东德州,开始收拢耿炳文的残兵败将,调集各路兵马准备和燕王大战。而吴高和辽东总兵杨文,率军抵达永平府,准备发起进攻。

北平燕王府。

“李景隆此人不足惧,他缺乏计谋又骄傲自负,外表强硬而内心缺乏勇气,刻薄善妒却又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如今朝廷将倾国之兵托付于他,纯属自坑。汉高祖大度知人,擅长任使,英雄都为其所用,也不过只能将兵十万。李景隆有何才能,能够统率五十万兵马?赵括之败必能重现。”

“兵法有五败,李景隆全都犯了,首先是政令不修,军纪军令混乱,导致上下离心。南方的兵将不适北平霜雪气候,粮草不足。不计险易,深入趋利。求胜心切刚愎自用,但智信不足仁勇俱无。所部尽是乌合之众,且各路兵马仓促调来,内部不团结。”

“俺决定暂时不理会李景隆,率军先解决永平府之围,继而直接到大宁,说服朱权跟着我一起起兵。锦衣卫密侦司的密谍早已奉命赶到大宁,暗地里收和买说服王府三护卫,以及北平行都司麾下各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