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黑暗森林里的新玩家

加入书签


融合,听起来是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东西。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它从来不是听起来这么温情脉脉。

    它往往发生在动乱的年代,通过激烈的战争,最后由强势的一方吞并弱势的一方,最后由胜利者建立一种优势秩序,并书写最后的成果。

    在斑鸠的记忆中,太平洋对岸的那片土地上,从东周的戎夷狄羌到三国的匈奴百越,从两晋南北朝的五胡十六国到唐末的五代十国,从元朝的人分四等到清朝的八旗制度……

    所有的‘熔合’奇景,都是尸骨和血泪筑成的京观。

    至于在大西洋对岸,熔合到最后连那些古老文明的只言片语都没有留下,一部《荷马史诗》竟成了难得的史册,历史学者手捧着《圣经》来考古……

    四大文明没有了仨,这就是融合的代价。

    千百年来,一贯如此!

    ……

    在玻璃提交的‘东印第安人引进计划’的‘熔合’目录之下,第一句话便是:“为了让东印第安人过上和我们一样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有必要做如下安排……”

    首当其冲的便是建立人民等级制度。

    民分四等,从下往上分别为:移民、居民、平民和公民!

    凡新迁入的人,无论是白人、黑人还是东印第安人,一律为移民。

    ‘移民’统统需要编入旗户,不享有任何权利,生杀予夺皆在旗主掌握之下。想要获得地位的提升,只有通过累计考功或者旗主的恩赏才有可能,类似于奴隶。

    ‘移民’在考功合格之后可以升为‘居民’,到了这一步,便可合法享有生命权和有限制的财产权,脱离旗籍,可以在军队服役,也可以在工厂、种植园接受雇佣。在考功累计达标之后,可进一步提升为‘平民’;

    ‘平民’已经算是正常人了,除了享受法律提供的相应保护之外,还可以享受教育、医疗、诉讼、不动产保护等相关的福利,也可以经商和从政。整个社会阶层的上升通道都会为‘平民’打开,但是能不能实现阶层上升,那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

    ‘公民’必须是印第安人,每一个‘公民’都天然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和监督者,拥有刑罚上的豁免权和重大公众事项的知情权,他们天然是法官、律师、记者和整个国家的主人,甚至是联合酋长国所建立十大托拉斯企业,他们都是天生拥有股份的。

    在玻璃的设计中,正常情况下,整个社会阶层的结构,是一个动态的从金字塔形到橄榄型的不断演化的,只要移民在继续进入,这个演化过程就不会停止。

    但这个演化也并不是单向的,恰恰相反,如果有必要的话,橄榄型也可以向金字塔形逆向演化。

    只要能为这个国家提供生产力,玻璃绝不会介意让这个国家的80%人口都成为‘移民’。

    联合酋长国没有奴隶,只有‘移民’。

    ……

    杂居、迁徙和通婚,是玻璃的第二种手段。

    ‘夏城’可以建立,但是在夏城里,所有的教育、法律和风俗,都必须遵从印第安人的要求。

    实际上,夏城只会是一个象征意义上的牌坊,所有的移民在落地之后,便很快会被编入旗户,为了摆脱移民的身份,没日没夜的劳作。

    等到他们攒够考功的时候,恐怕身上的东印第安人的痕迹早被洗干净了。

    在制度设计上,基本上要等到他们的孩子出生,才会成为正式的居民。当然也不排除个别人特别卖力,提前拿到‘绿卡’——千金买马骨,这样的特例偶尔还是可以开一开的。

    为了让移民更快的融入新的环境,移民的居住地点会被特意分散,和印第安人混杂居住。

    并且既然他们没有财产权和生命权,自然会随着联合酋长国的建设任务,四处迁徙,无法形成稳固的社会基础。

    移民的婚姻嫁娶是不受限制的,但是,每一个能够诞下印第安人本土血统的移民,都会获得额外的考功。

    ……

    没有什么地方比军队更能熔炼移民的了。

    至少有一半的移民,他们会被填充到太平洋沿岸和密苏里河西侧的军营里,直接面对美利坚军队的炮火。

    在他们还不属于这片土地的时候,让他们为这片土地而奋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