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提前开始的理念风暴

加入书签


看着白告终于带着张智敏回到基地,蔡政滑哪怕心里已经非常紧张,脸上依然努力做出平静的样子。

“来说说吧,这个到底是个什么想法。”指着采购单,对着张智敏说道。

“增强反手,防守和发力。”张智敏想了一下,按时回答道。

蔡政滑对于器材没有太多了解,毕竟国家队的器材虽然重要,但是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器材理论的结构,工艺完全没有任何了解。

“无论如何,现在看来,我们平时所推崇的球板在正手和手感反馈上确实是最好的,而这也是当今最重要的技术。我觉得你们现在的训练,应该把重点放在这个上面。”蔡政滑语重心长地说道,“现在改球时,尝试器材无可厚非,碳纤维底板显然是为速度牺牲旋转的失败品。”

“并不是这样的!”之前在一边看的王超教练突然打断了蔡政滑的讲话。引得其他教练吓了一跳。

“芳基纤维和纯粹的碳素纤维并不一样!这个是混编纤维。”

王超和其他教练不一样。在省队训练时,因为手腕的伤势,导致他再也没有办法继续打球,甚至在转型教练后,也不能给选手派球。

因此,不得不比别的教练更关注技术和器材的理论,在知识层面下功夫。

任何一块新出的底板,胶皮,他都有研究过。根据数据,球员的比赛录像,反馈,他的知识层面也是最好的。

只不过,没有人愿意让一个不会发多球的教练去教他。在这个技术器材过于单一的时代,也不会有人有兴趣去向他咨询器材。

“混编纤维其实能够同时发挥旋转和速度的优势!但是纯发力的上限确实要差得多。”

王超在器材理论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于蔡政滑这种言论,自然是要反驳一下。随后就是大量的器材理论。

被王超一打岔,蔡政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作为一个直板选手,他很清楚补短能带来的影响。

虽然内心不是很看好这种奇怪器材,但是看着王超那信誓旦旦的样子,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也不好去反驳他们。

“行吧,这个事情就到此为止。各位教练,来我办公室一趟。”

*******************

蔡政滑办公室内,几位教练,包括白告的主管教练何敬平都面色严肃。

“我想请问一下各位教练。对于这种新的器材结构,到底有没有可取性?”蔡政滑问道。

现在生产碳纤维底板的只有弧爹一家,蔡政滑也确实有加大合作力度的**和想法。

就在这时,一位国乒的元老级别教练,姚海东开口了。

“依我看,这种打法完全就是本末倒置。无论横板直板,强大的正手是几十年不变的核心,为弥补反手的弱点去削弱正手,完全就是瞎扯淡。”

他不说这句话还好,他一说,其他几位传统思想的教练也都非常认同。

人往往就是这样,没人说话的时候不敢表达自己的概念,但是一旦别人的理念和他的理念又重叠,就会加深他对这个理念的执念,并且积极地表达。

“对对对!直板强大的正手和发抢体系已经很完善了。横打也能给正手相较于推挡更好的辅助。”另一位教练也站起来说道。

“太是了,而且现在哪怕刘国梁不打了。不是还有马林吗?”

“何指导,你也不想你的队员放弃正手吧。”

突然,

话题就聊到了何敬平身上。

何敬平原本也一直认为横打和推挡共存的打法必然是可以存在的。但是,白告,现在的张智敏,他们选择的道路,是在世界上从未出现过的。直板横打,国乒现在所开发出最年轻的技术体系。

更何况中国人本身就是喜欢折中的,你让他反手多横打,他不同意。你要让他直接放弃正手,他可能就统一你反手多横打了。

就这样,谁知道他这个决定是对是错呢?

“正手重要,但是反手也重要。如果反手被压,怎么会有机会用到正手呢?”

何敬平一直以来的思想也是很保守的,但是,想着白告那独一无二的打法和自己为技术发展体系所做的努力和尝试,他又有什么理由去打击他的弟子呢?

“我觉得在反手的尝试是有价值的。”何敬平并没有认可反手压过正手的激进思想。“白告的正手没有任何问题,动作标准,发力好。一点器材而已,一块木板两个橡胶。而且训练非常努力,近期一直在练习正手的进攻质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