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姜

加入书签


        “我……”我有那么不堪吗。

        这件没道理的生活是这样的。

        哥哥拿起了一块姜,在厨房做菜

        “小芒,你怎么把姜都掰成一段一段的啦”

        “你知道吗,这样姜会氧化的,容易老”

        “就是绿色的啊,绿色就是没熟,你又不吃姜”

        没熟难道我就能放心放进锅里炒了吗,那这发绿的姜万一和发芽的马铃薯一样有毒怎么办。因此我把姜弄成一段一段的,把绿色的姜弄掉。挺有道理的啊。

        “唉,你真的是没有一点生活常识,真不知道这脑洞怎么开的,小芒,你就是温室里的花朵,你以前看过妈妈做菜吗?你肯定没看过,你这样以后肯定会吃苦的。穷苦家的孩子,又不独立。”

        ?!!!!?

        以上得出结论的方式常常在各大场景出现吧。

        我一句话没说,有点被“温室的花朵”刺激到了。我这几年过的简直像沙漠里的仙人掌一样。却因为把姜掰成两段,成了一个自理困难的人。难受。

        这就是以小见大的乱用逻辑。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只能在特定的场景下做,人自有能力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回到那个特定场景,我觉得我没错。但随着时间的推动,我们才能知道我们到底有没有错。可是我们的随意推测,是不应该的。我会承认我没有生活常识。因为我们这一代在年少时没有说必须会做饭,不然以后嫁不出去,稍微懂点事了,也就是学习的重要阶段。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比较把重心放在学习上。但千万不要有偏见的说读书读傻的人才不顾生活。我们只是把生活过的简单一点了。

        说我从来没看过妈妈做饭,我是比较生气的,因为我还多次提议让妈妈教我做菜。但总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站在厨房,又比较碍事。而且说实话,真的没有兴趣看。但确实看过。

        温室里的花朵就更不用说了。因为这个词有时候真的和我们现代人有点像,我们被这个时代保护的好好的,没必要再去体验生活上的一些苦,“我们把关于时间的记忆交给了日历,我们把关于道路的记忆交给了地图…”而站在一个年轻人的角度来说,我们确实有点像温室里的花朵,我感觉当没有了互联网,我们会有点手足无措,我遇到了问题没了百度我可能不知道问谁,我要做菜没了菜谱我不知道如何下手,没了游戏,我们突然发现我们失去了对生活的乐趣的捕捉能力。

        可是,不是这样的。这就是进步吧。进步的同时必然有遗弃。我们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不必与生活的茶米油盐缠缠绵绵。我们可以在学会做菜的同时,学会科学。

        最后,不会做菜不等于学不会做菜,不会做菜不等于不独立,穷苦不应该受歧视。国家脱贫工作都要完成了,这一切都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更是为了建立公平。独立是什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有位教授曾说过,知识和能力不同,我们不应该因为暂时没有足够的知识而难过,而要努力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获取知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