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于第1个故事的调查

加入书签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其实都会对一些未知的事件产生好奇心。在这里我举一两个例子。

比如说,马路上有一个人,盯着天空,那么无需多长时间,很快就会有一堆人跟着他做同样的动作。甚至还会有人指着天上铮铮有词。

究其原因,无外乎“好奇”二字,后来者都好奇前者在看什么,也就跟着去做了。

再一个例子,生活中不乏那些喜欢八卦的人,所谓八卦,就是聊人家的**,以此来打发时间,或者寻找乐趣,但是究其背后的原因,还是因为“好奇”二字。

大人都这样,就更别提小孩了。正所谓好奇害死猫,正是因为小孩和猫咪一样,缺乏一些对当前情况的该有的判断能力,所以往往会在“好奇”的路上遭遇危险。

我曾陷入过这类危险,不过幸亏我运气爆棚,有惊无险。而导致我陷入险境的正是我对于防空洞故事的好奇心使然。

爷爷去世之后,我曾经为了追剧(追防空洞故事的剧),纠缠过我老爸一段时间。但是完全没用,他什么都不不知道,拒绝回答,并且警告我不许再提这么无聊的事情。

所以我就放过了他,不再纠缠他。

实际情况是,我也不怕大家笑话,我爸说,他被我缠的头昏脑胀,连输了八十场麻将,差点宣告破产,他狠狠地打了我一顿,所以我们之间友谊的破船就此宣告炸沉。

我用我当时三年级的大脑,针对这个防空洞的情况总结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村民们在山里到底发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第二,既然山里有奇怪的东西,为啥不用炸弹把山炸平了再研究?

第三,这么特别的事情为啥大家会渐渐遗忘。

显然,现在我只能把索取信息的对象转向我们村子里的其他人了。

利用课余时间,我走访了村东的王奶奶,村西刘奶奶,村南的朱爷爷,还有村北小庙里的铁狗蛋。

两位奶奶和一位爷爷,和我爷爷年龄相仿,提到防空洞的事情都有印象。

王奶奶记得有这么一个防空洞,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朱爷爷说他曾经在山上采松果烧煤炉的时候看到过,一个黑乎乎的洞口,里面竟然吹出了阵阵阴风,吓得他赶紧离开了,他从来没和别人提起过,要不是我问,他也没打算说出来。

刘奶奶放在最后说,她那里有猛料。

先说村北小庙的铁狗蛋。这小庙名叫“定水庙”,建在北边运河边上,因为太小了,只有一间房,所以平时都懒得称呼全名,大家都是小庙长小庙短的。庙里的小和尚,名叫铁狗蛋,比我大六岁,是流浪来我们村的,没爹没娘的他,看见有座小庙可以挡风遮雨,遍割了头发要求庙里的和尚收留了他。

老和尚慈悲为怀,接纳了铁狗蛋,并赐法号“锻铁”。意思是人生在世,要像烈火中的铁一样,接纳周身一切的苦难,百炼成钢。

没几年,老和尚病逝。

因为不是正统和尚出身,所以平时铁狗蛋都是一副吊儿郎当的的样子。头上的头发就像发芽的草,冒出快一厘米长,也不想着刮一下。

但是看在已经故去的老和尚的情面,大家就默许铁狗蛋“霸占”了这座小庙。抬头低头见了面也是称呼一声“锻铁小师傅”。

好在铁狗蛋平时谨遵老和尚遗嘱,将小庙打理得还算不错。

在防空洞这件事情上,从他的表情上来看,铁狗蛋肯定是知道一些的,

但是他摆出一副牛逼哄哄的样子,还问我要10块。他比我大,又没读过书,我还觉得他就是个假和尚,打起架来下手黑的很,我干不过他,就此作罢。

好在村西的刘奶奶说出了一个重要线索。

可能是因为她家是村西头,靠山近的缘故,所以她才能有机会闻得奇声。

说是奇声,主要是因为第一来源奇,第二时间奇。

那是快解放前的某一个深夜,刘奶奶还是刘姑娘,刘姑娘夜间起床上厕所的时候,听见山里隐隐约约传来了钟声。

因为没有手表,无法判断准确的时间。刘姑娘透过茅厕的窗户向西北望去,村北的小庙已经熄灯了。

这座被称为定水庙的小庙,也有一段故事,此处暂且不说。这里提及小庙熄灯,是因为定水庙的熄灯时间每一天都是固定的。凌晨1点,准时吹灭烛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