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徐大人要咬舌自尽!

加入书签


        天津乡野,几道飞驰而过的快骑扬起了官道上的阵阵尘土。

        房山深处大田旁的普通农房外,露天摆放着一张老旧木制茶桌。

        茶桌主位,坐着一位精神矍铄的花甲老人。

        茶桌的另一头,却坐着一名高鼻梁、金发碧眼的番人,与周围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番人只有30多岁光景,身穿传教礼服,行为彬彬有礼,对主位的老人甚是恭敬。

        这两位,分别就是徐光启与汤若望。

        茶桌上,出了两盏热腾腾的茶水外,还有几张草图。

        此时的汤若望,几年前从欧洲远渡到澳门,学习了汉语,就来到了北京。

        他想见识一下传说中的东方国都,更想接近朝廷,完成自己的传教使命。

        而整个朝廷中,只有一位兼容并包的官员,对西方传教士和技术人才礼遇有加。

        所以他听说徐光启在天津,便马不停蹄的跑来拜访。

        汤若望盯着手中的一张草图皱眉,用不算很流利的汉语说道:

        “大人,恕我直言,这种种植方法对产量提升并没有多大用处。”

        “这种种植方法,我们的母国都很普遍,但是粮食产量并没有提升多少。”

        “毕竟中国也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种植技巧也沉淀了几千年,但是产量从未本质上有过飞跃,不是吗?”

        徐光启听完,那双曾经被岁月的沧桑深深埋藏了的眼睛里,顿时失去了方才的光彩。

        半响后,他才缓缓的抬起头,失望的说道:

        “这些年来,我大明灾害连连,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

        “于是我后半辈子放弃了天文理学,一心苦苦研究各类种植技巧和方法,希望能让农民多收一些粮。”

        “让老百姓不至于在肆虐的各种天灾中活活饿死,但是到头来,我并没有改变些什么。”

        “我还想着趁还没有死之前,写一本关于农业种植技术的书籍留给当世。”

        “当做我对大明和百姓们做的一点点贡献。”

        徐光启摸了摸爬满皱纹的额头,一脸愁容:“可笑啊可笑,我竟然专研了半辈子却没弄出个名堂来,有负皇恩,有负天下百姓啊!”

        汤若望痴痴的盯着徐光启,略有些尴尬,不知道怎么安慰。

        “大人谦虚了,光凭您的《几何原本》以及《泰西水法》,流芳后世,足矣。”

        徐光启摇了摇头,苦笑道:“又有何用,在大灾大难面前,这些不过是大多人眼中的银技奇巧罢了。”

        作为整个大明难得的全才,徐光启在官场上混了大半辈子,深知朝堂水深水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