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分成

加入书签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刘浩飞往全国各地举办了十几场签售会。

  效果还是很显著的,刘浩首专发行一个月的时间,光盘唱片的销量已经达到了十六万,磁带的销量更是超过了八十万。

  这加起来的销量已近百万!

  如今很多报纸杂志上已经开始大肆吹捧这件事情了,甚至有的已经提前宣布刘浩是这个夏天最成功的内地歌手。

  没有之一。

  刘浩的唱片公司不断将目标上调,却还是低估了刘浩的能量。

  不过过了第一个月后,市场的新鲜感失去后,再加上如今盗版肆虐横行,宣传对正版专辑的销售影响已经是微乎其微了。

  刘浩的首专正版光盘唱片年销售超过20万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甚至达到25万也不是不可能。

  而磁带还有大几十万的销量。

  不过现在只能任其细水长流了。

  刘浩的第一专可谓是大获成功。

  按照合同约定,作为词曲演唱及专辑制作人,刘浩可以享受专辑销量的百分之二十多的分成。也就是一张五十块的正版光盘唱片刘浩可以拿十块多,一盒十块多的磁带刘浩可以拿三块以上。

  扣去各种税收之后,刘浩第一张专辑光第一个月的销售收入就超过了两百五十万!

  总分成肯定是超过三百万的。

  这还是个人收入。

  刘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刘浩的唱片公司是赚得更多。

  作为刘浩专辑制作宣发的公司,是可以拿到刘浩首张专辑超过百分之四十的分成。

  不算扣税的话,这已经是近千万的分成了。

  加上后续细水流长的分成,即使减去华艺兄弟的五十万封顶的宣发费用,刘浩的唱片公司的分成营收铁定超过了千万。

  企业税收是小于个人税收,刘浩的唱片公司最后的税后营收利润大约在八百万左右。

  合理避税可以,偷税漏税不行!

  拥有唱片公司一半股份的刘浩能分得四百万。

  当然,不可能将营收利润全部分完的,大约会拿出一部分员工激励,还得留下一部分作为公司运营,最后大约会分成四百万左右。

  而刘浩能分到两百万,加之之前的个人分成,第一张专辑刘浩的税后总收入超过五百万!

  这还仅仅只是内地销量的分成。

  港台和东南亚是交给了滚石唱片全权负责,刘浩的专辑已经在港台和东南亚发行,滚石唱片根据市场估算刘浩在湾省的销量在三十万,港城加东南亚销量更多。

  也算是大卖。

  不过相较于如今华语最顶级的歌手就有点不够看了。

  要知道前两年张雪友发行的国语唱片《吻别》在湾省的销量是创纪录的一百三十五万张。

  零头都不够。

  当然刘浩可不敢认为自己现在能比肩张雪友。

  不过刘浩还是清楚自己内地歌手的身份还是影响了唱片销量。

  在加上滚石唱片多少在销量上有所隐瞒。

  滚石唱片曾表示过若是刘浩肯亲自去湾省宣传,唱片销量肯定会增加许多。

  不过刘浩思考了一番最后还是放弃了。

  不说自己内地歌手去湾省宣传很麻烦,即使去了湾省宣传又能增加多少销量。

  十万?还是二十万?

  再加上刘浩在港台和东南亚的分成要比内地少得多。(按照和滚石唱片约定,刘浩和自己的唱片公司能拿到的分成不超过30%,而刘浩个人分成不超过15%)

  明显吃力不讨好。

  滚石唱片只能表示遗憾。

  最终刘浩从滚石唱片那也能拿到超百万分成。

  有钱了,自然要想着挥霍,人也变得膨胀了。

  “对,我要买四合院,贵?贵点没关系,啥?之前的房子已经交了定金,那就全买下…”

  从刘浩首专专辑分成超过三十万,这还不算上股份分成等其他收入,赚了大钱的王晶花变得更加积极,很快就帮刘浩选好了房子。

  四合院就买在东棉花胡同旁边,就在中戏旁边,不过四合院的价格要贵上许多,不到四百平的四合院要价超过三百万。

  这还是房主急着出国需要钱给的优惠价。

  刘浩的专辑分成还没有完全下来,不过可以贷款,现在刘浩从银行贷款太容易,和房东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最后刘浩以三百万的价格买下了这套四合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