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从善如流-第3/7页

加入书签
    九十几万的马步兵是什么概念不用多说,当年复辽之战,努尔哈赤靠几万马步兵把辽东二十几万步兵耍的团团转,如果不是明军有上直四骑卫和两万辽东骑兵,努尔哈赤说不定真的能戏耍一遍明军,然后从容撤退。

    复辽之战还是朱由检掌兵以来,第一次面对机动性比自己高的敌人。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眼下的建虏也不过苟延残喘,但心里那根刺终究拔不掉。

    只要火车能够把物资运抵嘉峪关,明军自行车部队就能在两个月的时间内直捣西域,饮马尹犁河。

    因此自行车场的事情,朱由检尤为在意,因为这代表一个庞大的市场。

    哪怕只有一千万人购买它,也能创造出十几万人的轻工产业。

    “奴婢明白,请殿下放心。”

    王承恩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不过应下后他却询问道:

    “殿下,这些商品的定价……”

    “自行车卖一两五钱,钟表七百文,玻璃一百文。”朱由检不假思索的回答,并不觉得定价很高。

    成本价是成本价,但运费和人工也需要钱,况且眼下的人工费用因为大旱而变低,等大旱结束后,百姓耕其田,募工便不会那么容易,届时自然得涨工钱。

    定工价,是大明进入工业革命后朱由检要做的事情。

    在国营工厂占据市场最少六成的情况下颁布《劳动法》,保障工价,给予工人尊重是大明进入工业革命后要维稳的第一步。

    如果大明爆发内乱,工人和农民必然会是日后推翻大明的主力,不管有没有人蛊惑他们。

    给予他们尊重,保障工价,也算是给大明皇室留下的最后一点颜面。

    哪怕只有一成人记住《劳动法》的好,皇室也能保留一成的体面。

    目前大明的轻重工业容纳了二百多万工人,顶多也就2%的工人占比,算上民间,顶多5%。

    更别提这5%里大部分是纺织、茶叶、糖类等加工行业了。

    第四版蒸汽机进入市场会让他们的工作不稳定,想要他们稳定就得建设工厂来收容就业。

    大明的人口占比世界太多,注定不会像欧洲各国一样,出现大占比的工人阶级,但也不会少到哪里去。

    朱由检只能尽可能把劳动力吸纳进入比较稳定的工业体系里,每增加一个固定工人,就会减少一个农民,增加六亩平均耕地。

    增加一千万工人,大明就会多出六千万亩平均耕地,剩下的一亿三千万农民,每个人最少能多分半亩地。

    中农经济要建立起来,工业经济也要建立起来。

    朱由检要好好的利用剩下的这十四年大旱。

    “殿下,这个不能这么弄……”

    “为什么不能弄?”

    “这么弄会爆炸的……”

    “噢……这样啊……”

    走到拖拉机研究院门口,朱由检就听到了里面传来的朱慈燃和王徵声音。

    他心里升起不好的预感,连忙走入其中,随后便看到了脸上白一处黑一处,两手满是污渍的朱慈燃。

    他坐在一个椅子上,面前的桌子摆满了蒸汽机的零件,而朱慈燃正在拿着螺丝刀进行组装,旁边的王徵一脸无奈。

    “定国呢?”

    朱由检疑惑回头,看向了门口的锦衣卫,而两名锦衣卫则是低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