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军前议事

加入书签


    约三丈宽的主道,分别往东西、南北延伸,横平竖直、贯通四门,此间没有任何障碍。

    不同的环境给人带来不同心境。

    敦煌土城歌舞升平,胡汉交融,到处都是腰肢纤细的热情女奴。

    而鄯州与之截然相反,这座城池就是一座军事要塞,只是占地比较大罢了,一旦打起仗来,可以快速通过简单平整的大道进行军队分调。

    随着十三万大军抵达,修缮工作很快就完成,夜幕降临前,李敬玄、刘审礼两位官阶最高,几乎位极人臣的老人领着众将巡视着,向士卒和百姓展示某种态度。

    五步一岗,戒备森严。

    虽然只是穿得最简单的两当甲,保护前心与后背,露出内里麻布,但确实做到了人人有甲在身。

    此刻,士卒个个站得笔直如树,任凭寒风吹拂,仍旧一动不动。

    孟凡见此情形,自然看出了军心完全可用,这些健儿都是刚从各地征召而来,被国家冠以勐士之名,平日里也训练得有板有眼。

    就是不清楚,真正厮杀起来,会不会怯战,能否经得住背水一战。

    巡完街,并视察了一圈被石匠重新补好的城楼以及箭塔,各营将领也纷纷归来议事——

    他们得确认不会出现营啸事件。

    什么是营啸?

    诸多统兵之人视为禁忌,谈之色变,就算是后世热武器出现,将领听到这个词都会惊慌失措。

    尤其是眼下,距离战争只有一步之距,白天又看到了吐蕃人屠城的景象,兵卒极有可能压力过大,在睡梦中无意识地喊叫,继而带来连锁反应,导致所有人都精神迷离、陷入癫狂的危险境地。

    所以……有战场经验的老府兵,乃至低级将校,今夜是不会阖眼的,谁要是梦中大喊大叫,立刻堵嘴,拖到单独的偏僻营房之中关押。

    “诸位,开始议吧。”

    李敬玄知晓自己只会纸上谈兵,再加上孟凡这个军师的影响,目前几近于放权,广开言路,只负责拍板做决定。

    一旁,刘审礼缄默不语,他这个大将军在中枢是工部尚书,战场经验不比主帅多,并非文武双全。

    但有一点强,就是已经做好了战死报国的准备,连负责抬尸回乡的独子都带来了,留了个幼孙在长安。

    不等气氛陷入沉默,一个气势很足的老将开口了,高鼻深目,明显有着胡人血统,他指着舆图西边道:

    “石城堡就在这个方向。”

    “很难攻,不过用咱们手里的十三万人马拿下此堡,应有胜算。”

    孟凡不动声色地问道:“要付出多少代价?”

    道袍依旧。

    不过,没谁会无视他。

    抛开天后子侄身份不谈,通幽及玄的本事就值得所有人重视。

    老将李谨行认真思索了一下,道:

    “不死上万人,根本拿不下来……但不占领此地,陇右安危就无法保障,为避免跟吐蕃正式交战时被声东击西,处在被动挨打的局面,必须拿下!”

    “上万人?”

    大总管李敬玄皱眉,明显是被这个数字给吓到了。

    战争不是游戏。

    士兵并非冰冷数据。

    十个人里必须死上一人,这是什么概念,况且营内大多是一群没有战场厮杀经验的新兵,什么热血、爱国,到时候很难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