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地官赦罪日见闻·续【日常】

加入书签


    世间场面最大的活动莫过于——

    过节。

    有三个跟佛家关系紧密,从寺内发展到寺外的节日,在唐朝长安差不多已经达到全民参与的地步,分别是四月初八佛诞节、七月十五盂兰盆节、十二月初八佛成道节,也就是所谓腊八节。

    不过,其中最有华夏特色的应当是七月十五,俗世称其为中元节,道家称之为地官赦罪日。

    早在东汉末期,道宫内就已经尊奉天官紫薇大帝、地官清虚大帝、水官洞阴大帝,七月十五被正式定为节气。

    而佛教作为外来教派,根本没有相关说法,为了能够传教,就立刻跟风起来,内涵也照抄道门——

    为亡故亲人祈福赦罪,准备供奉喂饱阴间恶鬼,使先祖灵魂免于遭罪,同时也告诉祖宗,家里今年收成如何、添了多少人。

    由于和尚经常给予百姓小恩小惠,不断发展信徒,道家则走上层路线,门槛高,讲究缘分之类。

    因此,在这一天各大道观比较清净,就是设置斋醮表达对清虚大帝的礼敬,跟善信一起喝杯清茶之类。

    佛寺则异常热闹,连小沙弥都无法清闲,必须跟着师父一起在外面迎客。

    说实话,孟凡还是比较好奇佛家这个外来户到底会怎么搞,一缕神魂飞上高空俯瞰,看到了很多贡物堆,比如幡花、灯烛、衣裳、水果、点心、素菜之类,悉数装入一个个大盆。

    毕竟名为盂兰盆节,确实是一个个盆子,至于盂兰这个迥异于汉家文化的词汇,则是舶来品,用民国那时候的话讲:洋玩意儿。

    过去在港岛世界,跟那位圆通大师闲谈时聊过,一个约莫在南北朝形成的音译词,本意为倒悬,指鬼魂在阴间受苦煎熬的苦痛感觉。

    【七月十五日,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

    换而言之,就是把你最好的东西,不局限吃喝,蜡烛、香油皆可,甚至衣服和床上用品,也是来者不拒,全部放在盆子里,送到寺庙里给高僧们享用。

    如果这么做了,你家因生前罪孽而在地狱受苦的先人就可以超脱。

    嗯……总感觉有种骗吃骗喝的意味在,但存有仙佛的世界,和尚们应当是收钱办事的,至少孟凡面前这家寺庙,法眼确实有看到有佛陀虚影在享受香火。

    「明天长安各家寺庙会安排俗讲,以前还觉得挺有意思,现在就感觉也没什么。」李令月认真道。

    「若是导人向善,听听也没什么。」

    孟凡回答。

    太史局有人提过这事,那位楼观道同修对佛门的厌恶,简直是不加掩饰,这般形容——

    贼秃借着偷来的节气,个个吃得脑满肠肥,第二天整顿仪容,穿好法衣,聚集到他们佛堂前的园子里,开始表演猴戏:目连救母。….

    「我记得不远处有一家寺庙,今日也举办俗讲,郎君要进去看看吗?」

    上官婉儿好奇道。

    由于出门前特意换下道袍,又没有修持酆都黑律,倒也没有太多限制,别自己脑残,非要欺师灭祖加入就好。

    「那就去见识一番吧。」

    略作思索,孟凡回答。

    事实上,他并非那种喜欢一棍子打死的道士,部分高僧也确实值得敬重。

    而历史上为何屡屡灭佛的原因,孟道长有所了解,北宋真宗之前大和尚随意搞三俗,根本没修行的样子,还喜欢兼并土地,利用身份便利,不向朝廷纳税,肥了自己、肥了佛陀金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