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江北大战(9)曹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加入书签


王凌听曹爽如此细数自己在太和五年轻信孙布诈降,致使七百步、骑兵死伤过半的“光荣”战绩,那是又羞又愧。

之后大将军认为此番亦是东吴的诈降之计,说是要将计就计,狠狠的给东吴一次教训,让东吴再也不敢对大魏使出诈降之计。

自己虽是司空,然而大将军却是大魏全部兵马的统帅,毕竟胳膊再粗也是拧不过大腿的。

自己虽是很想立功,大将军不同意带兵接应诸葛恪,自己便也是如太和五年那般没有丝毫办法了,要去也是只能带几百亲兵前去,谁让人家曹爽才是大魏的大将军呢。

王凌还是不想与这样的灭国大功失之交臂,只能继续苦口婆心的劝说道:“大将军,还是再慎重考虑一番吧,毕竟像这次的大功,可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曹爽笑着道:“王司空吾意已决,既然碧眼儿诈降,那吾等也可假意接应,想来这十几日的时间对我魏军来说也是足够了。”

王凌好奇道:“不知大将军要如何安排此战?”显然此刻的他也是放弃了接受诸葛恪投降大魏的计策。

曹爽想了想道:“吾料想这几日孙吴的大军都在往荆州集结,这十几日的时间我魏军就不用担心吴军的阻拦掣肘,便可顺利拿下其余在孙吴手中的江北之地了!”

王凌笑着拱手道:“大将军若是攻城有吴国大军来江北阻拦掣肘,是不是证明诸葛恪是真心降我大魏,那吾等岂不是错怪了他,丧失了一举拿下南郡乃至江东的良机了?”

曹爽笑着为王凌解惑道:“王司空,若是诸葛恪真心来降魏,那吾等便先啃下江北剩余好啃的骨头,像濡须坞这样的孙吴江北要地,吾等便先放一放,

待诸葛恪归降,南郡到手,孙吴必将大为震动,人心惶惶、无心再战,皆时再去取也不迟啊,如此方能得江北孙吴之地,若是运气好的话也可收下一员能征善战的大将,吾等又何乐而不为呢?”

王凌喝了口茶,捋了捋胡须道:“大将军英明,有此计策,吾等便不惧孙吴碧眼儿的诈降之计,任凭碧眼儿如何施展计谋,吾等此番定能大胜孙吴!”

王凌又想了想,道:“不知大将军此战要以何等阵法来胜孙吴?”

曹爽笑着道:“此番吾要用火攻之计来胜孙吴,孙吴不是惯用火攻之计吗,算上建安二十六年夷陵之战陆逊火烧大耳贼七百里连营这一次,

孙吴一共施展了两次火攻,可谓是用火的行家。吾这一次便要把碧眼儿用在赤壁之战时武帝二十万大军上的火攻之计加倍还给他们!”

王凌激动的道:“大将军的火攻真是妙啊,可谓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孙吴赤壁之战用火攻伤我大魏如此多的将士,此番便是为他们报仇的大好时机了!”

曹爽饮尽杯中茶水,笑着道:“王司空,便有劳卿速速去准备40条大船,内装芦苇、硫磺、火硝,外用幔布遮盖,十几日的时间准备这些东西想来怎么也够了吧。”

王凌拱手道:“下官领命,这便差人去办!”

曹爽想了想又道:“王司空再去招募善于水战的降卒两千人好生操练,许以官职厚禄,把他们在西陵城中的家眷控制起来,

五月初五,吾要用他们破孙吴大军!初伯,卿也与王司空一同去办这几件事吧,卿等分工一番,必能把这几件事情办得更好。”

主簿杨综拱手道:“属下领命!”

第二日,

张特、邓艾两军处传来军报,在这几日间张特、乐方两位将军率所部两万人马连下滁县、全椒、阜陵,

而邓艾也不甘示弱,率部一万五千人接连拿下无为、历阳,两军开始向巢县、东吴水师江北驻军之地濡须坞合围而去,

这濡须坞可是曹魏、东吴两家的每战必争之地。

濡须之战是发生于东汉末年至三国中期,吴国与魏国之间前后共计三次的战争。

第一次濡须坞之战,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武帝率领着号称四十万的大军南下,声称“临江饮马”,开始进军濡须水口。

碧眼儿遣周泰率军前往抵挡,击破曹操军的前部。

曹魏、孙吴两军相持一个多月,难分胜负,最终,曹操北撤。

第二次濡须坞之战,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正月,武帝治兵完毕,遂再次兴师伐吴。碧眼儿率兵抵御,武帝再次率军进入居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