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目标,庞巴迪(求订阅!)-第2/9页

加入书签
    陈进武这人有一点好,那就是不会怎么强迫徐苍回答问题或者抓着一句话不松口。果然,徐苍稍微一转移话题,陈进武也就不管庞巴迪的事情了:“那一百台PW6000发动机的订单的话,估计怎么也要六七十亿了,这个订单压力有些大啊。”

    在两千年,六七十亿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当然了,即便是在通货膨胀后的未来,这依旧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中航工业是巨型企业不假,但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在研究经费上自己都捉襟见肘,想让中航工业拿出六七十亿来,难度有些大啊。

    “那如果以中航工业的名义跟银行贷款呢?”徐苍赶紧问道。

    六七十亿的现金流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压力都会很大,所以徐苍也没有想到就让中航工业独自承担。以中航工业的名誉,想必还是有银行愿意慷慨解囊的吧。

    “我感觉不行。之前,我们已经在银行那边拿到不少钱了。你也知道的,我们的研究进展并不多,要不是国家授意,其实银行已经不太愿意贷钱给我们了。”陈进武叹息道。

    说实在的,搞研究的就是这样,经常一大笔钱砸进去,连个响都听不见的。一次两次还行,次数多了,人家银行也受不了。

    也亏得中航工业有国家支持,不然银行早就将中航工业列入黑名单了。

    这类研究机构除了需要巨量的金钱,还是需要巨大的耐心。不管怎么说,银行那都是商业盈利机构,怎么能受得了这些?

    而且,由于欧美的先发优势,形成了专利壁垒,后来者想要绕开就需要更多的投入。因此,中航工业在民用飞机领域近年来就是ARJ21,还不是一个成功的机型。

    这种情况下,光是投入,没见回报的,银行的耐心早就没了。

    而且,六七十亿可不是上嘴唇碰下嘴唇的事情,就算是对银行都是不小的数目。即便是陈进武不懂银行贷款的技术人员,凭着直觉他都能猜到银行肯定是不会放贷的。

    “徐苍,如果银行不愿意贷款。那就要挪我们自己的钱,现在我们研究资金本来就很紧张,别说六七十亿了,六七亿都拿不出来。”陈进武着实有些为难,他知道徐苍提及的事情是可能发生的,提前囤积一批先进发动机并非坏事。

    可没钱就是没钱,即便是陈进武也只能寄希望于徐苍设想的情形不会发生了。

    “资金这么紧张吗?”徐苍知道中航工业的资金不是很充裕,之前在与陈进武相处时就略知一二,但是徐苍没想到紧缺到这种地步。

    在徐苍的想法中,六七十亿肯定是一笔巨款,但是那是分五年投入的,也不是一次性投入。如果能分很多次,那在资金压力上就会小很多了。

    一开始,徐苍还想着给陈进武提一提这事儿的。可听陈进武这么一说,就算是分成很多期,中航工业估计也支撑不住。

    “徐苍,你跟我说实话这一百台PW6000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是为了防止国外禁售,这单子也太大了。我感觉完全可以减半,甚至更多。”

    徐苍之前的理由看似很充分,可实际上在数量上就有些站不住脚。一百台的储备对于一款前途未卜的大飞机来说实在是有些太奢侈了。

    就算飞机研制出来了,可距离投入商用还是有一段距离的,需要取证,试航等一系列步骤,弄个五六年都不是什么问题。

    研制时间加上后续商用前的时间,距离国产大飞机大规模商用差不多也是十年以上。当然了,一款成功的航空发动机寿命远不止十年。

    但是PW6000在十多年后还是不是处于先进行列,那就不好说了。而且,十多年的时间很多事情都可能发生,很多事情都可能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