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褚遂良

加入书签


五姓七望的动作很快,由赵郡李氏家主李功宇牵头。八月底,李世民的后宫里就多出了五位嫔妃。

因为同姓不婚,所以陇西和赵郡两家李氏没有送人进李世民的后宫。

李世民心情大好,不是因为又得了五个美人,而是因为五姓七望低头了。

严格来说,李渊一族是赵郡李氏的一个旁支。但是李渊没发家之前和赵郡李氏可以说毫无往来,甚至赵郡李氏都不承认他们之间的关系。

李渊发家之后,赵郡李氏也没有另眼相待。李世民想和五姓七望联姻都被无情拒绝。

现在李功宇在李世民面前一改之前傲慢的态度,变得讨好巴结,这让李世民对五姓七望这么多年的怨气得以释放,心情当然大好了。

另外陇西李氏和长孙家也定下了一桩婚事,而赵郡李氏则是和房玄龄的第三子定下了婚事。

这段时间京城朝堂上可谓风起云涌,格局大变。

五姓七望的官员也没有了之前高高在上的感觉,一个个的都在和其他人尽量搞好关系。

文武百官在感叹五姓七望的变化之时,目光也落在了李佑的身上。

之前可以对李佑不上心,但是现在不行了。

一个能以一己之力把五姓七望拉下神坛的人,你能视而不见?

一个在民间百姓和寒门子弟中有着超高声望的人,你能不重视?

最主要的是李世民因为钱庄和五姓七望的事,最近在朝会上对李佑的夸赞之词也毫不吝啬。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里,拜访齐王府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如果是以前李佑大概率会拒他们于门外,但是自从上次李佑想明白后,对于前来的拜访的人也是笑脸相迎。

九月初的一天,齐王府里又来了一位拜访的官员。

李佑一听下人说出的名字,顿时重视起来。

因为来的人是褚遂良。

这个人可不简单。

现在身为谏议大夫的褚遂良深受李世民信任。每当朝中有大事,李世民都要询问褚遂良的意见。

在李世民临终前,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同受遗诏辅政。

由此可见褚遂良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

李佑在会客厅见到褚遂良时很客气。

“褚大夫,本王可是对你的书法仰慕已久啊。”

“殿下谬赞了,我的书法和虞兄和欧阳兄还差得远呢。”

褚遂良起身行礼道。

“各有千秋,褚大夫不必自谦。”

“褚某对殿下也是佩服得很,不仅是诗才无双,而且殿下创造出来的东西无一不是对大唐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互相吹捧过后,李佑问道:

“不知褚大夫今日登门所谓何事?”

“没什么重要的事,褚某从钱庄和纸钞中可以看出殿下对治国很有建树,所以特意前来学习一下。”

“这就过分赞誉了,本王在治国方面哪有褚大夫你有见解,最多就是互相交流一下。”

李佑摆摆手说道。

“好,那就互相交流一下。殿下,你说这古往没有哪个王朝可以经久不衰,这是为什么?”

褚遂良问了第一个问题。

李佑虽然摸不清褚遂良的目地,但是还是回答道:

“王朝覆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本王认为最大的原因土地兼并。”

褚遂良眼前一亮,随即说道:

“殿下能详细说说吗?”

“王朝一开始建立,百姓人人有土地。只要皇帝不折腾,自然会发展得很好,直到王朝鼎盛。但是随着百姓的土地不断地被士族贵族所兼并,等百姓无田可种,王朝的衰败和灭亡是必然的。”

“殿下的意思是和王朝天子没有关系吗?”

褚遂良第一次听到这种言论,并且他听完之后还颇为认同。

“当然有关系,比如赋税重,任由贪官横行之类的,这些都是间接原因,因为这些导致百姓穷困潦倒吃不饱饭,当然会起义造反了。”

“跟外族没有关系吗?”

褚遂良又问道。

“有,但是关系不大。如果王朝国富兵强,还用怕外族吗?只怕外族也不敢轻易招惹吧。”

褚遂良点点头继续说道:

“难怪殿下如此针对五姓七望。”

李佑摇摇头说道:

“有一部分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是因为他们挡住了寒门子弟的路吗?”

“不仅如此,还因为本王看不惯他们剥削百姓,一斤粗盐的成本才七八文,他们居然卖二十文,这不是在吸百姓的血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