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15章对手

加入书签




1

        这次风波的后果之一,是迫使王吉星由幕后走到了前台,他无法再过偏安一隅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对于民众来说,他的出现只是多了个街谈巷议的话题——前几年那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投资界的“神人”又回来了。而他的回归给一个人带来的震动却非同小可,这个人就是尹邵槐。得知王吉星“复活”且再次站上巅峰,他如芒在背。当初因王吉星的反对他失掉几个大项目,使尹邵槐不止损失巨大,还差点身陷囹圄。没有工程就没有回报,民间融资的高息他无力支撑,几近血本无归。受害群众砸了他的公司,并联名起诉了他,好不容易从官司中抽身出来,还没有安稳几天,就看到媒体上关于王吉星的报道,他这才明白——原来本市新贵“新青旅”公司是这小子的!如今冤家路窄,他偏偏又回到s市,出现在了自己眼皮底下,我岂能饶了你!仇恨的种子再次发了芽,他牙根咬得吱吱响。从此,把王吉星再次赶出s市,赶出投资界成了他心心念念的魔咒。

        王吉星对此却一无所知,此时他正忙于收购s市的一处地标性建筑----市邮电大楼。他早已忘记了自己还有“敌人”,还有对手,他把所有的败因都归咎于自己,而他的“敌人”却分分钟想置他于死地。

        2

        这座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楼承载着老一辈s市人民的深厚感情。如今,曾经是s市最高建筑的苏式大厦早已年久失修,市邮政局已经随着火车站的外迁搬至他处,大楼的产权收归国有。在历届市政府的规划里,一直存在两种意见:保留,或者拆除。王吉星看中大楼的理由有几个方面:一是,他同样对大楼充满感情,上大学的时候不止一次的和同学朋友包括老家来人都喜欢在大楼跟前合影留念,那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记忆,那些照片至今完整地保存在他的相册里;二是公司发展很快,员工越来越多,将还会数倍增加,拥有属于公司自己的办公楼是迟早的事,无论是通过新建还是购买,这个需求只会越来越迫切;三是大楼很像北京的农展馆,虽不太高但体量巨大,经过重新整修后完全可以再利用;当然,大楼的位置更是得天独厚,处于s市正中心,周围高楼林立,交通发达;再有,能够取得邮政大楼的使用权,对于提升企业形象会有帮助,符合新青旅的定位,也有利于获得未来股民的认同感。鉴于上述原因,公司内部达成一致:全力争取。于是,公司专门请了国内最好的建筑设计院做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效果图,连同申请报告呈送给了市政府。

        这天,会议室坐满了人,有规划局发改局城管局等部门领导,也有文化、建筑方面的专家。每个人的案头上均摆放着新青旅的申请报告。这次会议由市长张涛亲自主持,他已经召开了三次专门的办公会议,研究大楼的处置方案。这次的议题是讨论新青旅公司的报告,因为新青旅不只是s市的标杆企业,它早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对于新生力量的扶持是政府经济工作的重要一环。况且新青旅正与政府洽谈邮电大楼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众人皆知,政府有必要给公众一个交代。

        张涛开宗明义之后,规划局的沈倩局长首先被点名发言,她重叙了大楼的历史及现状,附带描述了s市的整体规划。随后大家依次发言,各抒己见。

        最后,张涛总结发言说:邮电大楼见证了新中国的历史,是s市的象征,它寄托着全市人民的感情,近十年来邮电大楼的命运牵动了千千万万s市乃至全省人民的心。几年来市里召开了不下十几次的会议进行研究,广泛听取社会意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楼楼体已岌岌可危,因此到了必须下决心的时候了。但是大家都知道,这几年我市的建设规模大速度快,再加上地铁项目的启动,市财政资金捉襟见肘,所以我们只能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寻求思路。目前主要意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拆除,土地收储,然后挂牌、开发;二是原样保护,加固整修,竣工后另做他用;三是同意新青旅的建议,由他们按照市里要求进行维护,装修后作为办公场所使用,他们为这个计划准备出资1亿元进行修缮加固,其后每年再支付不低于两千万的租赁费用。新青旅是目前我市最有名的企业之一,而且成长得很快,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我市的形象。希望今天的会议能取得初步的结果。现在请各位讨论一下,稍后我们再举手表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