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老爷有妖气

加入书签


第二天早上才过卯时,在韩富二人震耳的吼叫声中,乡民们纷纷拖着酸痛的身体,走出了草屋,伸着懒腰,开始第二天的劳作。

距离开饭还有一个半时辰(宋人九点多才开始吃早饭),这一个半时辰,陈赦当然不会让他们闲着。

不过,陈赦也不是什么魔鬼,只不过是让他们搓搓草绳做做草鞋,造造石斧石锄石锛子,顺带割除一下杂草,平整一下地面,采集一些橡子野果,从河里提一点水,烧一些些热水,搬运一下建材,喂一下鸡鸭而已。

非常轻松的工作。

最后,陈赦还喊着几个乡民,从神祠到河边弄出一条简单的泥土路来,其实从神祠到河边也不到一百步的距离,把草铲了,就是一条路,不算太难弄。

这一套下来,原本便饥肠辘辘的乡民们更是如同三天没吃饭一样,聚集在一起就像是一群僵尸,脸颊凹陷,双目无神,嘴巴一张一合地吞着空气。

但按照陈赦的规定,哪怕再饿,都必须先在庙前的广场集合,排好队列,才能开始领饭,陈赦认为必须要在一开始就给这群人养出遵守纪律的习惯。

不要小看仪式感和习惯的力量,在面对一些突发情况或者议事时,人类的惰性会使得人们懒于思考,而遵从潜意识和习惯,更何况这些乡民都是没文化的大老粗,这一点更甚。

这一点更是为了以后形成组织做准备,没有良好的政治环境,任何经济发展和生产建设都是空谈。

在韩能对几个浑水摸鱼小子的怒骂声中,乡民们渐渐排成了三条长队,按照昨天的顺序领饭,只不过今天朝食可没有肉食了。

朝食的定量是一斤,每个人都一样。

与昨晚精细的面食不同,今天的朝食是剁碎的橡子和松子混合着麦子烤出来的饼,野菜汤管饱,吃完还有松针泡水和树皮泡水两种美味饮品可供选择。

吃完了朝食,待在原地聊天打屁消消食,等喝过一壶树皮泡水,过不了多久,在一阵唉声叹气中,每个组的组长又高声呼喊着,领着去劳作去了,今日,同样是建筑组由陈赦本人指挥。

“张狗儿,你带10个人,继续去那边挖地基。”把十个人打发去挖坑,陈赦留下剩余的十人,开始指挥他们建造房屋。

陈赦对三人房屋设计很简单,长一丈六尺,宽一丈三尺,总面积在二十平米左右,高度则平均在两米,而材料则采用木材泥土混合结构,木材为骨架,泥砖做填充,这样建造起来会快很多。

不要以为古代的屋子都是木质的雕梁画栋,亭台楼阁,哦,贵族们住的房子是国风,是泱泱华夏,平民老百姓住的泥巴房就自动除籍了?

凉风袭袭,吹动着宋人们白色或褐色的衣角,山中白日炎热,一些觉得燥热的汉子随手脱去了衣物,仅穿着一件兜裆布在阳光下劳作着。

在宋人乡民们的号子声中,木锤高高举起又落下,一下一下将木桩钉入了土地之中。

天气较昨日凉爽了不少,乡民们却仍然不断地流出了大量的汗水,几乎要把干土和成泥地。

乡民们按照要求先是在四个角分别钉入八尺长的木桩,每个钉入二尺左右,在侧面长墙处每隔八尺钉一根木头,在正面短墙处则在两截木桩的中心位置钉入一根一丈长的木桩,这些木桩将作为房屋的支柱。

由于事先挖了一尺的坑,房屋内是比房屋外要矮一尺,这样是为了铺设火炕和烟道,而且在建造时也方便一点,

节省了不少材料和工程量。

从外面来看,一共八根木桩竖立在坑外围,高的有七尺,共前后两根,矮的有五尺,左右六个,这些木桩的上端削出一个尖头,用作榫接的接头。

几个砍树组的大汉肩上扛着几颗长木头正巧到达,陈赦的泥像化身轻松帮他们卸下了木头,放到了木材的存放区。

那些挖坑都被拉了过来,乡民们自家造过房子的都轻车熟路,先是在木头上打一个不深的小洞,洞的两侧涂上泥巴,往洞中塞入木炭和草叶,把木头烧焦更容易打洞。

这些打好洞的长木头大约长一丈七尺,两端的小洞正好插入侧面三个木桩的接头上,几个大汉站在搭好的木台上,用木锤使劲敲打着横木,使榫卯更加牢固。

陈赦站在房屋前,摸着下巴,满意地看着眼前的小小工程,此时房屋已然有了框架,只要在四面砌起墙,再在加上房梁和瓦片,安上火炕,就能算的上是一栋完美御寒的房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