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五章 烽烟再起-第2/2页

加入书签
    在此次会议上,曾在征剿方腊过程中立下大功和辛兴宗、杨可世,极力争取己部立即跨过白沟,直取燕京。在他们看来,此番攻打已经奄奄一息的辽国,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样的主张自然遭到枢密院统计局宇文虚中等人的极力反对,他们陈述探得的事实,直言耶律淳在燕京之地经营日久,实力非同小可,而如今耶律淳当了皇帝,燕京成了他的帝都,他必会拼死守卫自己的领地。而且耶律淳比之耶律延禧强上太多,他这些年招贤纳士,手下聚集了一批谋士名将,可谓兵多将广,不可小觑。

    此话虽换来辛兴宗、杨可世的不屑,但童贯此人生性胆小,听了宇文虚中之言,便决定先礼后兵,看耶律淳可否在大宋兵临城下之际纳土归降——从这点也可看出,在他的心底,耶律淳仍是他的俎上鱼肉,根本不曾引起重视。

    于是,童贯便以他大宋开府仪同三司、太师、领枢密院事、河北河东宣抚使的身份,向耶律淳招降。

    至于结果,自是不言而喻:耶律淳根本不顾“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将童贯遣去送招降书的使者直接斩杀。

    这一举动自是招致童贯的大怒,他即刻采纳辛兴宗、杨可世的意见,下令两部渡过白沟河,挺进燕京,给不知天高地厚的耶律淳一点颜色看看。

    得了命令的辛兴宗、杨可世自是立功心切,尤其是杨可世,根本不等友军集结完毕,便率部杀过白沟河,深入燕北腹地。结果在一个叫兰沟甸的村庄,遭到了辽国名将耶律大石的伏击,杨可世部死伤惨重,撤回白沟南岸。

    吃了大亏的杨可世,不敢再冒进,他下令残余部队向雄州的种师道、辛兴宗部集结,希望以兵力优势碾压过去,稳中求胜。

    可是令他们想不到的是,便在他们兵出雄州,还未到达白沟之时,却遇见了主动杀过来了辽军萧干部主力。面对背水一战的辽军,兵力明显战优的宋军阵脚大乱、转身便逃,在付出一万多死伤的代价后,才撤回了雄州。

    此后,萧干围城,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历史的长河滚滚而逝,消息传到杭州的时候,已是六月底。

    (本卷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