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东平府-第2/3页

加入书签
    再进一步,庄子建成,计划的几个项目投产之后,原料、产品运转,东平府也是最合适的集散地。因此,提前在东平府寻找个落脚点、设置个办事处,是个明智之举。

    何况,杨帆怀里那查清“反诗”真相、寻机剪除叛乱根源的密旨,也要求杨帆尽快与东平府知府对接,驻守东平府的宋军,是离梁山最近的军队,以后若真有用兵之机,只有早打招呼,他们方能迅速反应,不至扯皮。

    计议即定,吃过早饭,杨帆便差人去府衙递了帖子。曾头市众人自然不会在此地停留,此时醉心散的效力已过,听说杨帆一行有事要办,史文恭便领了他们告辞先走,径去那泰山脚下的奉符县。

    巳时时分,换了一身新衣,带了印信官符,杨帆乘车来到府衙。既然早晚要同他们打交道,干脆早些找到他们,无论公事、私事,有当地官府熟悉情况的人引路,会事半功倍。

    由于未穿官服,未带仪仗,杨帆来到府衙门口之时,倒是受了门卫的轻视,估计是认为某个富家公子想找知府老爷办事,那门卫便拿“知府公务繁忙,不能打扰”之语,拒绝通报,索要好处。对付这样的人,自不需要别人出马,那门卫话音刚落,刘宝便跳将出来,指着对方鼻子一顿大骂,唬的门卫一路小跑地窜向内院。

    先些时候杨帆已递过拜帖,得了通报,东平知府程万里慌忙领了府内官吏出迎。作为知府,他自然知道当今朝堂之上,有一神秘的杨大人,半年之内由一介平民,官晋二品,虽不知这杨大人人品如何、才学几许,但这杨大极得皇上欢心,却简直是一定的。单凭此点,他这四品的知府就万万不敢怠慢得。

    其实,自看了拜帖,他便点齐人员,安排迎接事宜,此时自觉安排得当,正欲领着下属前去客栈迎来杨帆,却不想杨帆竟轻车简从自行来了。

    虽未穿官服,但二十左右,符合传说中杨帆的年纪;长相俊朗,也符合赵佶宠臣的标准,不用查验印信官凭,程万里便知眼前定是杨帆杨大人无疑。一通告罪、一通客气之后,程知府将杨帆几人迎入府衙大堂,此时大堂之内已打扫得桌明几净,杨帆坐定,府内丫鬟便端上沏好的茶水。杨帆见程万里及那府内官吏仍站在堂下,个个毕恭毕敬的模样,便端起杯子抿口茶道:“诸位请坐,本官此来主要因些私事,大家不必如此拘谨。”

    听闻此言,程知府心下便是一松,刚才看杨帆一身便装,还狐疑着是不是这杨大人奉命微服私访,在此发现问题,找上门来。此刻听是私事,方放下心来,赶紧道谢,又挥手遣走一众下属,只留自个往杨帆下首坐了――年届五十、官至知府,这程万里自然是极明白官场规则之人,即是私事,那人知道的越少越好。

    “不知大人有何吩咐,只要下官能够办到,定在所不辞。”待下属走净,程知府拱手向杨帆道。

    “哈哈,也不是什么大事,本官蒙受皇恩,在那八百里水泊之地,赐了些田地,此次前来便是想挑选田地、建个庄园,在此之前,想在府内租个宅子,好让一众下人住着,操办那建庄之事。”杨帆道。

    程万里心下又是一松,暗道:“这也算事?莫说给你租个宅子,就算给你买个,又有何难?”

    “此事交由下官便是,大人这几天可先住在府衙,城内闲置的宅子不少,一会下官差人去挑个最好的,再着人打扫干净,府上之人便可前去居住。”程知府道。

    “那就多谢程大人了,只是本官受神霄宫林道长相邀,后日便启程前往泰山参加英雄大会。今明两日,除拜托程大人寻宅之外,本官还有两件事情需大人配合。”杨帆接道。

    “大人请讲。”程知府心里又是一紧。

    “一是本官想查看本地的地图,好选个风水宝地,来建庄子;二是听闻这水泊之地很不太平,本官身为枢密副使,临行之时,皇上一再嘱托,要本官查清贼寇情况,并赐我圣旨兵符,允我调动各府兵马,伺机剿灭。因此,本官明日要检阅驻扎东平府的兵马,以后用兵之时,也好做到心中有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