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身份危机

加入书签


    和张毅所熟知的历史一样,武后是一位权力欲极重的女人,她不仅对外人狠,对自己儿子更狠。

    在三皇子李显十六岁时,武后力排众议送李显参军,理由是太宗皇帝马背上得天下,李显作为太宗之孙,也应该到军队中磨砺一番,方可担当重任。

    进入军队后,李显不仅被要求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没有享受到任何皇子待遇不说,而且就在他在军队服役两年期满,眼看着年满十八岁可以正式继承皇位的时候,武后突然下令,让李显所在的部队到非洲参与联合国的一次维和行动,说是要让李显在成为皇帝前体验一下战争的残酷。

    皇子亲临非洲战乱前线,大唐军方当然不敢怠慢,出于安全考虑,本来他们是打算让李显到战场上露一面算是完成了武后的交代,可是没想到李显刚到交战前线,叛军突然像疯了一样,不顾死活的进攻维和部队驻地,等到援军赶到将叛军击退,大唐派驻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这个团已经打得只剩下一半人,活着的人几乎人人带伤。

    唯一完好无损的只有李显。

    为了保护他,五百多位大唐儿郎战死异国,而李显在军中最好的朋友,同时也是他亲卫队队长的张玄感在危机时刻用自己身体的挡住飞来的弹片,最终重伤不治而亡。

    这场战斗在李显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回国之后本应该继承皇位的他主动上书武后,要求放弃皇位。

    李显不肯当皇帝,内阁和大臣们总不能逼着他当吧?于是皇位就这么空了下来,而这其中武后的态度也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在内阁大臣们都在劝李显继位的时候,她第一时间同意了李显的请求。

    内阁大臣没办法,只好把希望放在了李显的弟弟李旦身上。

    武后与李治一共有四子一女,年纪最小的皇子李旦毫无疑问是皇位的最佳继承人,可是没等大臣们提议,李旦也学着哥哥一样给武后上书,言明自己不想做皇帝。

    李旦年纪虽小,但他不傻,李弘、李贤是怎么死的,宫中一直有传言和武后有关,再加上三哥李显差点死在了战场上,李旦算是看明白了。

    皇帝虽好,但也得有命去做才行。

    两位皇子都坚决不当皇帝,内阁大臣们吵来吵去,最后大家只有接受皇位空悬,武后监国的事实,然后这一晃就是二十年。

    虽说是女主当国,可武后的治国能力却不一点都不比大唐前面三位皇帝差。

    在平定交趾叛乱,稳定大唐联邦内部后,大唐在武后的带领下一改二战后保守的国策,在国际上与美利坚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冷战”,最终在军事、经济、科技、民生诸多领域压倒对手,成为当世第一强国。

    如今大唐人民都以天朝上国子民自居,持大唐护照可以通行全球,无论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是高人一等的存在。

    带领国家取得如此成就,武后在民间的支持率自然空前高涨,早几年内阁还有大臣不时提出提皇位空悬的问题,但是最近这十年这种声音已经销声匿迹,一方面是武后对内阁的控制影响越来越大,另外一方面在放弃皇位后,两位皇子李显和李旦如今都活得好好的,远离权力漩涡对他们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

    李显整日呼朋引伴游山玩水,成了一个标准的文艺青年,不对,是文艺中年;李旦则成了一个花花公子,专心泡妞事业,各种花边消息不绝于报端。

    倒是两人的妹妹,太平公主李令月,一直深受武后宠爱,这些年一直积极参与政事,无论是武后出访他国还是接待外国来宾,她的出场率都要远远高于两个哥哥。

    本来这一切都和自闭症少年张逸之没什么关系,可偏偏张逸之在海外维和行动中牺牲的父亲,正好就是当年用自己的命换了李显一命的张玄感。

    李显在张玄感临死前拉着他的手,亲口承诺会照顾好张玄感的家人,回国后为了报答张玄感的救命之恩,李显不仅将张逸之接到身边照顾,而且还指腹为婚,把自己当时尚未出世的女儿许给了张逸之。

    那时候张逸之还没有被诊断为自闭症,包括李显在内的大部分人人都觉得张逸之只是因为年幼失怙导致性格有些沉默,长大就会慢慢好起来,所以这门婚事当时没有任何的阻力就定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