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5湖只为生活,走4方处处为家

加入书签


前些日子,有个和我关系挺好的骑手搬离了站点安排的宿舍,自己在城中村租了一个小单间。宿舍住宿费是每个月三百,他自己租的小房间也是每个月三百。

站点宿舍我没有去过的,之前公司领导因为有宿舍成员投诉宿舍环境卫生差,纪律乱等问题,把管理层召集在一起进行宿舍整改。那时候我才有幸在反馈群看到站点宿舍的部分样貌,整改后的环境卫生不说窗明几净,倒也整洁有序。甚至我都想搬离出租屋,去在宿舍里呆一段时间,感受感受那种氛围。

我问那搬离宿舍的哥们,花同样的钱,宿舍的环境比他租的那小单间可要好多了,为什么还要离开宿舍。他说宿舍环境好是好,可是人太杂,多数都没有太强的自律性。有大晚上不睡觉抱着手机傻乐的,有早上早起也不顾及别人感受起床时叮铃咣啷的,有打呼的磨牙的,反正白糟蹋了那么好的环境。

帮他搬完东西的那天晚上,他邀请我去他的出租屋喝酒:“走,上我家喝两口去,这也算是乔迁之喜!”最后我婉拒了,因为晚上还有自己的安排,感觉和喝酒吹牛相比,坚持我的流水账算比较重要的事情。

他口口声声说“我家”,那明明只是一个暂居的八平米小房间。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自己也经常把目前租的老单元房,称呼为“家”。

站点的骑手来自各地,超过半数都是陕西人,也有三四十个来自其他省份的。平时和大家交流的时候,偶尔会问起“你家是哪里的”这样的问题。大家第一反应,回答的总是父母所在的地方,或者小时候长大的地方。也有人问起过我,你家在哪里,我总是在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最后勉强选择了户籍所在地,告诉他们我家是渭南的,我是来西安打工的。

好多外省的骑手离职原因都是:我要回家去;家里面有事;我家里……

小时候在农村的时候,家,就是巷子尽头倒数第二个小院,水泥糊的门楼子,两米高大红色的铁门,两百来平的院子。后来在外面读书,也经常向朋友和同学们介绍我的家和家人们。第一次把在外面出租的屋子称为“家”,是在广西时,第一次独租的一间屋子。后来就慢慢养成了习惯,如今在西安住出租屋也已经五六年了,这便是我的“家”。

这是那天听到那哥们说“家”这个字的时候,突然一瞬间的触动,觉得无比的悲凉。

那哥们是山西人,比我年长几岁,有两个小孩,大的都已经小学毕业了,小的开始读小学。他怎么说也算是成家立业的男人,在某些方面,勉强算是成功人士。只因之前和朋友一起搞了个火锅城,最后受到各种原因影响,赔了个底朝天。如今来到西安,开始跑美团。我还纳闷,山西就没有美团吗?在哪里不是一样跑?

他向我吐露了些自己的苦衷:生意赔了,如果自己一人无所谓,可是他还有两个孩子啊,孩子要花钱吧,家里柴米油盐要花钱吧,杂七杂八算下来也够他喝一壶的。而他老婆每日里总是喋喋不休地抱怨,念叨这念叨那的,总而言之,就是因为缺钱花。他离开山西来到西安跑美团,一方面能让自己清醒清醒,另一方面离家也不是太远,最最重要的是能躲避老婆的唠叨。

我没有和他计较“家”这个词的具体意义,因为怕让他更加难过。所以只能自己感悟,“家”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去年我最要的好哥们(之前提起过,小红的第一任主人)在西安买了一套房子,

我由衷的祝福他,祝福他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妻子、房子他已经有了,就差孩子和车子了,而让他更幸福的是,今年八月,他就要当爸爸了。他可以趾高气昂,略带挑衅地戏弄我:“嘿,老子在西安安家咯,你这个娃儿还得加油呀!”

我的家,到底在哪里?小时候常住的那个院子,已经多年没有住过人。去年回去过一次,院子里的草已经比人都要高,房子窗户上的玻璃也不知道怎么碎了好几块,屋里面到处是厚厚的尘土,特别是印象中那红得耀眼的大铁门,也已经锈迹斑斑。

我的家,到底在哪里?如今来西安好几年,一直是租着房子住,虽说硬装修什么的不能动,但经常置办一些小物件,房子里也被爱人打理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前两年爱人研究生毕业,去了江苏常州上班,一年也回来不了几次。而爱人走后,这个屋子里,我能用的东西,只有一张床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