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二章 文化层真多-第2/2页

加入书签
    当年晚唐节度使割据的时候,江南地区还出了不少小国呢。

    五代十国里的十国,南吴、南唐、吴越可都是在江南附近的割据政权。

    良渚这边的唐代文化层,也非常丰富。

    可能是从来没被挖过的原因,同样出土了酱釉、黄釉、青釉、黑釉、白釉等瓷片,夹砂灰、红、黑衣陶片,泥质灰、红陶片,可辨器形包括瓷钵、瓷罐、瓷杯、陶罐、砖等,还发现了铁钉。

    论丰富程度,甚至比宋代文化层还丰富了那么一点。

    甚至因为土质土色的差别,唐代文化层还可以分为两个亚层。

    也有可能唐代的两个亚层,一个是属于唐代的,另一个可能是属于唐代更早前的南北朝时期。

    因为那些文物,大部分都是在比较上面的4a层出土的,下面的4b层土遗物数量较少,只是器类与4a层相近,才被分为了同一文化层而已。

    不过,第四层的唐代文化层之后,良渚地区立马就充分的表现出了“蛮荒之地”的气息了。

    众所周知,南北朝再往前,江南地区,特别是靠海的浙江地区,那就不是啥好地方了,属于是遍地跑野人的地方。

    三国时期占据这里的孙吴,年年都要大军讨伐境内的山越,所谓的山越,其实就是百越人的一支。

    其生产力水平嘛,基本上也就是比新石器时期晚期先进那么一点点而已。

    炼铁,冶炼青铜之类的完全不会,自家部落用铁用青铜全靠抢汉人的。

    平常就在山野里到处乱窜,没东西吃了就下山袭击一波汉人百姓。

    这也不奇怪。

    西方人点出火药科技后,全球到处殖民的时候,他们和当地土着的科技代差更加离谱呢。

    华夏文明已经进入三国时期时,江南还有一大堆停留在部落时期的百越人,其实也没啥奇怪的。

    也就是老孙家,三代人孜孜不倦的剿山越,到孙权老年的时候,江南地区的山越人才算是被清理干净了。

    这才有了后来司马家衣冠南渡的机会。

    不然的话,司马家想衣冠南渡,那也得来一场武装剿灭百越的大战才行,哪有历史上那么顺利。

    也是因为时间线再往前,江南这边就没啥文化人了。

    所以到了第五层的土层后,时间线直接被拉到了周代去了。

    在第五文化层里,出土了夹砂红陶片、原始瓷和印纹硬陶片,夹砂陶片火候不高,多无法提取,可辨器形包括陶球、石锛及原始瓷钵、豆等。

    出土的这些陶片,都充满了周人的风格,并且带有吴越的风格。

    这也能理解。

    宗周那会,江南这边也不算是没有人,是属于吴国和越过统治的。

    三千越甲可吞吴,鼎鼎有名的吴越两国,当时也算是周文华的辐射区,而且也算是开发了江南地区的。

    不过只开发了一点点,除了陶片和原始的钵、豆等器物,倒是也没啥高级器物了。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