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章 玉九窍齐了-第2/2页

加入书签
  “来,你们来看一下这牙齿,它的磨耗还挺厉害的。”

  “从这釉质发育的层状,可以看得出来。”

  “这位死者应该是三十岁靠后点,或者四十岁出头的样子。”

  两位教授一边清理,一边给两个学生上实践课。

  只是,根据牙齿磨损程度,做出的墓主人年龄测算,却有些不太对啊。

  按照史书记载,刘贺这个倒霉蛋,33岁就去世了,远远算不上三十岁靠后,四十岁出头啊?

  不过,皱了皱眉头,孔建文并没有说出这番话,只是静静站在一旁,看着几位专家忙碌。

  原本打算出声询问的陈翰,见状也将本要脱口而出的话,咽回了肚子里。

  两位专家依旧在和学生交流着各种“专业术语”,孔建文和陈翰听的都一愣一愣的。

  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就和其他人看他们这些考古学家考古时一样。

  陈翰他俩在看体质人类学专家们交流讨论时,也就是在看个热闹而已。

  不过,从他们的话语中,两人还是提取到了一些关键点。

  比如。

  当听到几位专家频繁的提到“牙根”的重要性后,孔建文插嘴问道:“所以,现在就是如果有牙根,那就算是大发现了吗?”

  “对!”赵教授的一位学生抬起手,耐心的解释道:“只要有牙根,那至少是可以做DNA鉴定了。”

  “牙齿的齿冠,是不能做DNA鉴定的,只有牙根里的牙髓,才能提取出来做DNA鉴定。”

  孔建文了然的点点头:“牙根就是做DNA的必要条件是吧。”

  “对,没错!”

  几位专家清理的动作很快,原本一些还隐藏在淤泥里的牙齿,也都被清理了出来。

  在认真比对和讨论过后,他们很快就决定了,先提取一枚后槽牙!

  一方面是后槽牙最为坚固,另一方面也是后槽牙保存的最完好。

  小心翼翼的将一颗后槽牙从淤泥里的“牙床”上拔起来,放入小型的塑料盒子里。

  赵教授耐心的解释道:“牙齿可以做的东西很多。”

  “比如说食物结构啊,墓主人生前的迁徙啊,还有他的遗传结构啊。”

  “如果能做DNA的话,就可以研究他和其他汉代的同姓之间,以及现代刘姓人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基因联系。”

  “特别是汉代的刘氏宗亲,是历代王朝皇族扩散最严重的,研究刘氏的基因,对现代人类的基因系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