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五章 刘贺:我真惨啊-第2/3页

加入书签
    估计也是刘贺亲眼目睹了汉宣帝登基继位后十几年的施政,看着汉宣帝做出了不逊文、武二帝的功绩后,这才有了这番心路历程的变化。

    只是,虽然刘贺最终已经放下了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怨念,汉宣帝也不可能用这个曾经坐过皇位的人,交付他任何差事。

    而且在海昏侯四年的时候,又将其封邑削了三千户,这一下子让刘贺心生愤慨,甚至吐血气急,不久就病逝而亡了。

    虽然史料中记载刘贺体弱多病,经常需要在床榻上休息。

    但是再体弱多病,也没有这么巧到前脚削掉三千户食邑,后脚就病亡了。

    刘贺多半还是被汉宣帝给气死的。

    想想他也确实挺惨的。

    原本都老老实实放下了,打算“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了,结果平白无故的,只是因为一点小事,直接将自己四千户食邑削掉了三千户。

    能不悲愤,气愤嘛!

    孔建文和温所长,颇为感慨的放下了玉印。

    至此,玉印算是搞清楚情况了。

    第二天,社科院考古所和江西所的考古人员,就再次齐聚在了内棺停放的实验室内。

    既然在内棺里出土了私印,那会不会出土海昏侯和昌邑王的金印呢?

    这不免让所有在场的考古人员,都无比期待了起来。

    至于为什么是金印而不是玉印,也是有说法的。

    在做私印的时候,因为官方没有任何明文制度规定,所以理论上私印用什么材质都行,没人管。

    遂先生不过只是个五大夫,但是他口中含的“遂”字私印,就是用质地一般的玉做的。

    刘贺的“刘贺”印,也是私印。

    但是!这仅限于私印!

    在官印的用度上,西汉官方是有严格规定的。

    皇帝的印用玉,称为玉玺。

    诸侯王与列侯用金,称之为金印。

    也就是“皇帝六玺”和“XX王之印”“XX侯之印”,这些印的材质是不能逾越的,什么等级就用什么材质。

    所以在南越王墓发行玉质的太子印和金做的帝印时,陈翰才认为这是逾越制度的行为。

    海昏侯印和昌邑王印,自然得是符合汉代制度的金印才对。

    现场考古人员,对这两枚金印,也是非常期待的。

    只不过,内棺里的情况,很是复杂。

    史记:帝王死,裸身下葬,以壁覆身。

    当然,并不是说就不穿衣服了。

    而是在裸身下葬,然后覆盖了玉璧之后,再用衣服裹身。

    只是,海昏侯内棺里的情况不太好,刘贺本人的尸骨已经尽朽了,原本塞满内棺的衣物,也全部都化作了泥土。

    虽然随葬器物奢华依旧,但是棺柩塌陷,水漫泥侵,遗物叠压,部分的随葬器物已经深嵌棺木之中。

    想要在这样的棺内提取文物,寻找金印,那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可以说是前所未见的高难度清理工作了。

    主棺原本应该有一个正常的高度的。

    但是可能因为地震的原因,内棺已经被压成了一个相对很薄的薄片了。

    而且是一边高,一边低,压的很结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