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六章 外国人真会玩双标!-第2/3页

加入书签
    该博山炉高26厘米,通体用金丝错出流畅、精致的纹饰,金丝有粗有细,细的犹如毫发。

    堪称是西汉工匠技艺的巅峰作品!

    陈翰有些吃惊的问道:“海昏侯的博山炉,比中山靖王墓里的,工艺还要更加精湛?”

    “那倒没有。”温所长摊了摊手,拉着陈翰走到了一处正在做文物清理的位置,说道:“比中山靖王墓还要精湛的博山炉,同年代应该是不可能有了。”

    “不过同样精湛的博山炉,还是有的。”

    “毕竟论地位和身份,刘贺和中山靖王刘胜都差不多,甚至刘贺巅峰时期地位更高!”

    顺着温所长的目光,陈翰向发掘现场看去,只见一个做工精湛的博山炉,正在被几个考古人员清理。

    这个博山炉其高约30厘米,不仅有鎏金工艺,还有仙人、瑞兽造型被团团祥云环绕。

    整个炉盖和炉盘上部铸出博山之状,山势峻峭,峰回峦转,层层起伏。

    炉盖上的山峦间神兽出没,虎豹奔走,还有仙人们出现在山间,画面生动,栩栩如生。

    中间是放置香料的地方,下面的柱子缠绕着龙风纹饰,最下方是托盘,上面还有扣银的装饰,做工相当的考究。

    确实是工艺极为精湛的精品,完全能够代表西汉工匠的巅峰技艺!

    温所长十分开心的说道:“保存如此完好,工艺如此精美的西汉博山炉,在江西当属首次被发现!”

    “这不仅体现了墓主人高贵的身份,展现了西汉高超的手工艺水平,更是我国香文化传承数千年的记载标志。”

    犹豫了一下,温所长又说道:“博山炉,其实还与西汉对外交流息息相关。”

    “有部分国外的学者研究显示,博山炉的原型可能是来源于中亚,西亚地区,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原,又结合了华夏成仙的思想,以仙山为名,迅速本土化的。”

    “这博山炉,可能也代表了当时西汉与中亚、西亚地区交流的见证品!”

    对温所长的这个说法,陈翰是嗤之以鼻的。

    他意味深长的吟了一声后,缓缓说道:“丝绸之路是个筐,什么东西都能往里装啊。”

    博山炉,象征的是华夏典型的修仙期盼。

    众所周知,西汉是一个很推崇“修仙”之说的朝代,上到张良这种大才,下到普通百姓,都有求仙问道之心。

    后来的汉武帝,也起了和秦始皇一样的心思,想要成仙长生不老。

    再加上黄老学说作为西汉前期的统治学说,其中也有不少“修仙养生”只说,首当其冲的就是庄子的学说。

    如此一来,西汉从上到下,都想要成仙。

    在这种情况下,博山炉才孕育而生的。

    先不说中亚、西亚那边有没有华夏这种独特的焚香文化。

    就算猜测是正确的,博山炉的原型确实出自西亚、中亚。

    但是在公元前这个一切节奏都很慢的时代,从汉武帝凿通丝绸之路,到他的哥哥刘胜去世,这才多少年?

    刘胜墓中的博山炉,已经是十分成熟,且工艺无比精湛的作品了。

    一个外来的器物,能在短短十来年里,就迅速本土化,且做到巅峰?

    再说了,如果是舶来物,那为什么迄今为止,都没有出土过带有西亚、中亚风格的熏炉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