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四章 2200年前的计时工具:刻漏-第2/3页

加入书签


    至此,南昌始设县,成为了一个正式的行政单位。

    不过,这是史书上的记载。

    在出土物里,是没有发现早期南昌建城后的带有“南昌”二字的文物。

    这也一直是南昌本地考古的一大憾事。

    毕竟,史书上记载,南昌西汉便以立县了,但是却一直找不到带有“南昌”二字的西汉文物,就挺可惜的。

    不过听温远根的意思,这文物是出现了。

    果不其然,温远根打开面前的文物箱,一个青铜豆型灯,出现在了箱内。

    豆形灯,是我国最早的灯的形制,也是使用最久、最普遍的一种灯。

    从战国时期,一直到明清时期,都有豆型灯的使用习惯。

    可以说这是一种见证了华夏历史的灯具,也是保有量最大的灯具。

    从寒门贫瘠子弟,到贵族列侯王公,家里都有豆型灯,区别只是奢华与否。

    而此时躺在文物保存箱里的豆型灯,就是最普通的样式,没有什么过多的装点,很朴素。

    但是!

    在这个灯那细细的“腰肢”上,却刻有“昌邑”二字铭文。

    这倒是为墓主人的身份,再次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不过对于墓主人的身份,已经有太多证据可以指向昌邑王刘贺了。

    陈翰神情中带着些询问的看向了温远根。

    温远根嘿嘿一笑,伸手拿出了这盏灯,将底座朝向了陈翰。

    “你看底下。”

    陈翰闻声看去。

    只见在灯座的底下,清晰的刻有“南昌”二字!

    这是关于南昌城的最早、最珍贵的实物资料啊!

    “这盏豆型灯,对华夏西汉考古来说,并不算多重要,甚至可以说很普通。”

    “但是对南昌本地来说,却有非常特殊的含义,可以作为南昌的传世之宝了。”

    温远根有些感叹的说道:“不止这盏灯。”

    “还有一件江西首次发现,全国第六把的滴漏报时铜漏壶!”

    温远根又打开了旁边的另一个文物保存箱。

    一个圆柱形带提把手的青铜器,正静静的躺在里面。

    “这是一个刻漏?”陈翰惊讶的说道。

    刻漏,是古代汉族科学家发明的计时器。

    《说文解字》有言:“漏,以铜受水,刻节,昼夜百刻。”

    对于刻漏,陈翰印象深刻。

    不过并不是因为学考古才知道的这个工具,而是他小时候看的一部TVB港剧《封神榜》!

    在这部剧里,陈浩民演的哪吒家里,就有一个铜刻漏,每天准时滴水报时。

    原理类似于沙漏,控制水滴的流速,然后根据漏壶中剩余的水位刻度,确定时间。

    因为这个刻漏多次出现在剧中,所以陈翰对其印象深刻。

    不过等他长大后,学习了相关知识后才知道。

    滴漏报时到汉代才有了制度。

    自汉以后、历代循行。

    夜漏尽,指天明,要鸣鼓报时。昼漏尽,指夜临。要鸣钟报时。

    《封神榜》背景的商末,显然是没有这么先进的报时设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