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七章 后藏室=厨房-第2/2页

加入书签
但是用铁做的鼎,以及越式的铜鼎,那就较为少见了。

鼎,在制造出来的第一作用,是用来煮东西吃的,是一种日用器,之后才慢慢演变出礼器的作用。

但是到了汉代之后,基本上“鼎”作为随葬品,就很少再出现于贵族墓葬之中了。

两汉时期,是鼎最后的辉煌时期。

同时,两汉时期也是华夏文明从青铜时代跃进到铁器时代的关键节点。

在这个时期,铁开始被用来制作“釜甑”之器,也就是用来煮饭煮菜的工具。

铁鼎,便孕育而生了。

只是这玩意使用和存在的年代都较为短,所以存世量还是很稀少的。

而越式鼎,顾名思义也就是越国样式的鼎。

这玩意和中原诸国的鼎,最大的区别就是三只鼎足很纤细,有点像鹤腿一样,而且鼎身多为圆形的。

这是一种越国独有的鼎,只有越国人会打造和使用。

南越国不愧国名上的“南越”二字,确实是和越国沾点边的,国君居然也有用越式的鼎!

值得一提的是,后藏室内出土的这些炊器与储容器,全部都是墓主人生前使用过的。

在鼎、釜、甑的底部,都有发现长期火烧后留下的黑色印记。

实际上,大部分用来陪葬的青铜器,包括礼器,大多都是墓主人生前所用之物。

所谓“钟鸣鼎食”形容的就是这些贵族生前的生活。

“九鼎八簋”这些东西,并非是专门铸造出来只用于下葬的礼器。

这些东西代表的礼仪和制度,是墓主人生前就在享用的,他们生前就在用这些鼎和簋烹饪东西吃,是自己的专属炊器。

而他们死后,这些钟与鼎当然也要跟着陪葬。

鼎和簋,作为宗周重要的礼器文化的代表,不仅仅只是当做礼器。

严格的说,他们的主要作用,还是日常使用的炊器。

只是同时被赋予了代表礼制的作用而已,不能本末倒置。

那个时候的生产力,还没有奢侈到专门铸造出一套青铜簋和鼎,只是拿来彰显礼仪,然后陪葬。

家里得有多少吨青铜,才能这么奢侈啊?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