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六章 解释不通啊!-第2/2页

加入书签
  为什么在文王被纣王囚禁,周国看起来根本没办法推翻殷商统治的时候,南宫适会如此尽心尽力的想办法拯救文王,和他一起造反。

  因为他们是同族啊!

  如此完整的推理一展开,原本对那个铭文到底是不是“适”字,还有些不确定和踌躇的陈翰,立马放下了心中的忐忑。

  至少顺着推理下来,如果这个铭文真的指的是“南宫适”,那目前的解释全部都是合理的,也是经得起推敲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既然曾国是公孙适的封国,并且被封在了随州这里。

  那关于曾随是否是同一国,也将会增加一个重量级证据!

  根据史书记载,随国是西周初期,分封镇守南方的重要姬姓邦国,是汉东十多个诸侯国里,最强大的一个。

  承担守护周王朝“南土”的重要使命!

  联系这枚编钟上的铭文,陈翰的心中完全串联起了一个合理的猜想。

  他双目炯炯有神的看向了李教授,缓缓道:“教授,铭文上写了,武王让南公营宅汭土,君庇淮夷,临有江夏。”

  “一开始我对这句话还有些不太理解,但是现在好像明白了。”

  “西周时期,淮夷占据的地方,大致就在汉江以东,也就是现代AH,江苏等地区。”

  “汭土,是江河汇流之地的意思。”

  “临有江夏,这里的江夏,指的是汉江和夏水汇流之地!”

  “而随州、枣阳这块地方,就在汉江夏水汇流之处,后来在西汉还在这里建立了江夏郡。”

  “如此一来,曾国不管是从描述上,还是实际的封国领土,都和随国完全重叠了!”

  “在文峰塔墓葬群出现之前,曾国最早的考古发现,只到西周中晚期,尚不能确定这曾国是否为西周初年就封分的随国。”

  “但是M1号墓这个编钟上的铭文,清清楚楚的记载了,曾国是西周初年就封分的姬姓诸侯国!”

  “这无疑再次证明了,曾国就是随国!”

  “只是史料记载时,被记载错误了,将“曾”误记载成了“随”而已。”

  陈翰自信满满的,觉得自己这个猜测绝对是正确的。

  但是李教授却皱着眉头,并没有认同他的观点。

  “可是,如何解释后世随姓,都是以随国为祖先?”

  “外人叫错就算了,随国自己的国族,会连自家姓曾还是姓随都不知道吗?”

  “曾国公族在国家灭亡之后,为什么要改姓随,而不是改姓曾,或者南宫呢?”

  现在华夏的随姓,有两支。

  一支出自祁姓,是杜氏的后人,和晋国六卿之一范氏是亲戚。

  他们的祖上是周宣王时的大夫杜伯,因为得罪周宣王被杀,后来杜伯的儿子逃到了晋国,才有了随、范、士三氏。

  另一支,就是源于随国。

  随国亡于楚后,其后裔以国名为姓。

  其中随国的这一支是主流,全国大部分随姓,祖辈都来自湖北随州、襄阳这一片,祖祠也在随州。

  如果曾国真的是随国,那如何解释在青铜器上都称呼自己为“曾”“曾侯”的曾国公族,在国家灭亡后,反而改姓八竿子都打不到的随姓?

  历史文献上记载的“随国”,绝对不是简单的一句记载错误,将“曾”误记载成“随”就可以解释的,这根本解释不通!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