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天平衡杆!-第2/3页

加入书签
    “不过除了遣册之外,也有一个意外之喜,你翻到最后一页看看。”

    意外之喜?

    陈翰有些疑惑的翻到了最后一页。

    一个长条形竹片的三面扫描照,出现在了陈翰眼前。

    这不正是陈翰之前在那个竹笥最底下发现的竹片嘛!

    经过光谱成像仪的复原,原本陈翰没来得及看到的文字,重新出现在了竹面上。

    竹简一面写着:“正为市阳户人婴家称钱衡。”

    另一面则写:“以钱为累,劾(刻)曰‘四朱(铢)’,两端等十。敢择轻重衡及弗用,劾论罚繇,里家十日。”

    在薄薄的侧面,还写有三个字,但是第一个字已经完全模糊看不清了,只剩下“黄律”二字。

    勉强将竹片上的文字认了个七七八八后,陈翰震惊了。

    “这,这是一个天平衡杆啊?!”

    孔建文点点头:“对,这就是一个天平衡杆,准确的说,这应该是一个称钱衡。”

    竹片上刻的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句“正为市阳户人婴家称钱衡。”显然是交代这个天平的制作者及用户。

    “正”,就是里正官的意思。

    而市阳户人婴家,则表明了这个天平是市阳里一户叫婴家的人所制造使用的。

    而且,既然这个“称钱衡”能出现在遂先生的陪葬品中,显然是和遂先生生前息息相关的事物。

    或许是家传的,或许是他曾经用过的。

    总之,这个“婴家”肯定是遂先生的家族。

    遂先生口中含有阴文玉印一颗,印文只有一字作“遂”。

    根据过去出土的汉印来看,印文如果是一个字的,一般都是使用者的名。

    也就是说,遂先生应该是姓婴,名遂。

    婴氏,晋大夫季婴之后。

    汉代确实有婴这个姓,而且还不算是小姓。

    这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发现了。

    但是,接下来竹片另一面的这句话,才是真正的重磅信息!

    以钱为累,刻曰四铢,两端等十。敢择轻重衡及弗用,劾论罚繇,里家十日。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以钱为累”即用法钱作砝码来称交易使用的四铢半两钱。

    在《汉书·食货志》中应劭有这样一段注释,他说“时钱重四铢,法钱百枚当一斤十六朱,轻则以钱足之若干枚令满平也”。

    这段话正是汉代使用法钱作天平砝码来称钱的很好说明。

    天平的一端放法钱百枚,另一端则放交易时使用的四朱半两钱百枚,这样天平方可平衡。

    若交易使用的四铢半两钱不足官方规定的四铢重,则要加若干枚,使天平保持平衡。

    从衡杆文字来看,出土的这个称钱衡的使用方法与此相似。

    所不同的是出土称钱衡的两端所放的法钱和四铢半两钱各为十枚。

    “两端等十”就是这个意思。

    也就是说,这枚天平衡杆,是用来称钱的,怪不得叫“称钱衡”!

    孔建文微微一笑,振奋的说道:“现代人一提起天平,第一印象想到的就是埃及的天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