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惊世泣血

加入书签


这里何掌门听了,心下一惊,但既然已经上了台面,无功而返,却就在武林同道之前失却了颜面,怎能好意思下台?因此便运起内力,硬是拿手握住这剑,猛力一提,那里提得动?原来这剑本是百炼精钢所铸,又从干将炉中锻炼日久,莫邪火中滚烧多时,年月日久,吸收天地精华,灵气益重。一般平常之人怎能轻易提动?

这何掌门也是内功极深之人,年老之辈,此时便运力于掌,凝神于心,双手去握住剑柄去抬这剑。但见剑柄慢慢离了剑匣,剑尖却仍在桌上,台下众人见这剑身宽大浑厚,隐有光辉,知是好剑,交口称赞。然而这里何掌门尚未将剑提起,气力已尽,身已疲,额头汗起,青筋紧绷,双臂麻木,支持不住,猛地双手一松,便听“哐啷”一声,那剑又落在桌上,将那盛剑的木匣也砸的粉碎。众人大惊,唏嘘不已。台上关锦天也叹道:“好沉重的剑!”那何掌门手已被灼伤,身已麻木,悻悻的下台去。下面众人面面相觑,便再也无人敢上台来。

那临清子白须飞飘,童颜含笑,慢慢将下面四大弟子扫视一眼。这左首关晓白便拍手而起,笑道:“好剑!徒儿倒要试试!”走上前将那剑细视一番,便见剑面深黑宽阔,剑身浑厚,剑锋浑圆,剑柄笼烟,剑柄根处鎏金镌刻着“乌龙”二字。

原来当时干将、莫邪夫妇二人把那五金之汁溶于阴阳炉中冶炼,这乌龙剑之汁却在当时五把剑中的最下一层,那玉浑铁汁中的细渣沉滓都汇到炉底,炉下的烈火之气也最先在炉底向上升腾,两相交汇,便成了此剑。因而此剑雄浑之气最盛,火气也最盛,庸凡之人手触此剑,手先灼热,握此剑,双臂如坠金,沉沉然无力,原本是被这剑内之力所吸的缘故。因此,握剑之人内力必强于剑力才能使得此剑。

这里晓白看了一阵,先使手指向这剑面上一弹,发声“咚咚”然,他便叹道:“声太浑了些!”又手握剑柄,轻飘飘提起那剑,丢开路数挥舞一番,风声阵阵,便仍旧将其放回桌上,道一声:“质太重了些!”又笑道:“剑虽是好剑,只是并非我能有的!”一挥袍袖,便仍旧回座位上坐了。如此一来,早又惊起身旁一人,大喝一声:“我来试剑!”忽的一声,飞身跃至面前,手掌一挥,呼呼起风,便要取剑。

众人看时,此人剑眉星眼,英气逼人,正是李鸣松。见他把剑握在手中,掂量一番,道一声:“轻重相宜!”便舒猿臂,飞虎步,奋神威,将那剑舞动起来。一时间四下里风声阵阵,呼呼作响,穿林透叶,摇旗招招。那剑在鸣松手中上下飞动,如蛟龙腾渊;向前突刺,如流星飞跃;左右挥动,若猛虎剪尾。剑气肃肃,凌厉异常;人剑合一,雄浑弥满。

台上关锦天、李云山二人看了赞声连连,台下众人见了,齐声喝彩。一时间,这鸣松收了剑,立了身,向临清子拜道:“师父,此剑徒儿领了!”临清子点头笑道:“收去!此物本该你有!”鸣松便回座位上坐了。台上李玉捻须而笑。靖南王轻咳一声,把眼望台下文渊,这里文渊便如不见的一般,不为所动。

转眼之间,又开第二匣。此次那临清子便下台来,走到那二层台小桌旁。把长袖向那当中剑匣上一拂,那中间一匣的盖儿便“哗”的一声应手而开。一时间清风满院,碧色生烟,凉风习习,润人脸面,清香阵阵,沁人心脾。众人见了又是一惊。

坐上关晓白见状,心中一喜,起身近前细看时,便有青光笼在身上,清风拂在面上,神气透在眼上,赞叹之声出在口上。这晓白看一回,叹一回。见这支宝剑浑身碧青碧青的,剑锋轻细轻细的,剑面上镌着细龙纹络,剑柄缠着绿碧青丝,剑根处也镌刻着“碧青”二字,这两字的下方却有一双弯弯的柳叶标儿,乃是用白玉镶嵌在上面。

原来当年干将、莫邪将五剑同炉冶炼,这碧青剑的汁液正处在一炉的最上层。既为顶层,必受天地之精气,细雨和风,晨露晓霜自上而下,应是它最先承受;而炉底的急火自下而上,到了这顶层,火气也消了大半,多的是清润寒凉之气。因此,此剑铸成,是最具风神灵气的一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