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难民

加入书签


公元173年五月初,匈奴鲜卑入侵大汉朝,袭扰并州,幽州,北方的公孙世家,奋起反抗,抵挡鲜卑入侵。西北方匈奴急,袭并州,并州全民皆兵,阻挡匈奴的铁骑。

虽然幽、并二州成功抵挡住入侵,但是后期不断的骚扰让百姓民不聊生,纷纷向大汉朝内部迁移。战争的危害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涿郡作为距离两州较近的州郡,也来了大量的难民,对涿郡的经济和治安造成了巨大影响。

我和小飞这两天也看到街道上出现了很多讨饭发难民,涿郡郡守虽然开仓放粮,但这也只是饮鸩止渴。

有些难民因为不用干活就能得到救助,也不再思考怎样去找份工作,每到饭点就去粥棚领粥,一日两餐倒也饿不死。

三锭脚踏纺织车已经完成了,是吴氏和小飞一点一点制作的,这东西让外人做不放心,到时候被窃取就完了。

吴氏也成为了大汉朝第一个使用三锭脚踏纺织车,效率对比之前的纺织机大概相差六倍左右,比预料的还要好,可能也是吴氏比较熟悉,好歹还是涿郡有名的裁缝。

吴氏准备将纺织车推广,但是也要找一个靠谱的人帮她。

吴氏到是想要找刘姨,但是不知道刘姨有没有这个魄力和财力,最主要的还是她背后的东家怎么样。

不过吴氏看到这么多难民涌入城里,无所事事的难民已经将治安搅得一塌糊涂,吴氏担心儿子受到伤害,还是准备和刘姨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行的方案。

“儿子,明天咱们去刘姨那,你准备一下图纸,带着送过去。”吴氏决定明天就去张氏裁缝店,吴氏前段时间听刘姨说她东家要来这儿视察,就准备和她碰碰面。

“好。”在房间接受我教育的小飞听到这句话直接兴奋了,也不再听我讲的啥,就开始翻他个小书柜,找出那些存好的完整图纸。

我也没啥心思给他科普知识了。

开始回想自己获得红线的经历。和小飞在家两个多月没有找到一根红线,但是当难民涌入城后,我偶尔能够在周围发现一两根红线,吸收后也没有多少变化。

只是感觉自己的好像变强了,具体的变化到是没有,到是小飞胸口的黑虎到是更有神采了,眼睛还是没有,让人看着有点无语。

至于红线的来源我没有告诉小飞,怕他多想。

根据自己的推测,以及红线附近的难民尸体时,我就已经明白那是什么了……

第二天,小飞和吴氏早起来收拾东西。吴氏和小飞虽然有了固定的收入,但是吴氏还是继续制作成品衣服,每隔两天去裁缝铺交一次,今天正好,一起去裁缝铺商量纺织车的事情。

小飞和吴氏走在街道上,看着街道两旁那无数的难民,心里不禁感慨。

要是幽、并二州没有抵挡住侵犯,他们母子也有可能像他们一样吧。想到这,吴氏不禁对他们生出一种同情。

难民里一个抱着婴儿的妇人看向吴氏,眼睛里露出渴望,但是没有开口。

吴氏也看到了那个身着麻布衣服的妇人,手指微微颤抖,但还是把头扭了回来

吴氏没有去救济难民,因为她知道,只有给他们生计,才是真正的救济,不然就只是单纯的施舍,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

吴氏看了看小飞手里的图纸,下定决心,一定要谈成,要不然心里会愧疚一辈子。

我也在街道上向前飘着,看着衣衫褴褛的难民,

目光除了同情还有冷漠,因为我知道,当我的能力是能够吸收死者是灵魂时,我与活人就是天生的敌人,我唯一可以保证的就是不怂恿小飞杀无辜的人。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张氏裁缝铺,张氏裁缝铺附近难民也不少,有钱人多啊。

店里,刘姨正和一位更加年轻的美妇人说话,不说是沉鱼落雁,也是风姿卓越、齿若瓠犀,一双丹凤眼更是媚不可言。

“吴妹妹来了,来见见我东家,张氏张夫人。”刘姨看见吴氏和小飞来到店里,向吴氏介绍到。

吴氏看向张夫人,仔细的观察张夫人。“张夫人好。”

“我听说你过你,刚才刘姨还在夸你,在裙子设计方面很有天赋。”张夫人客气的回复,然后目光看向小飞,“小飞厉害呀,小小年纪就能够帮你娘干活了。”

“没啥,就是干一点活。”小飞被夸的有点害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