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小道

加入书签


河东郡,解县,魏军营寨内。

中军营帐内,熏香鸟鸟散于空中,甚是清香。若令人闻之,不由心平气和。不过如此珍贵的熏香,似乎没有起到它的作用。

因为帐中的主人司马懿正紧皱着眉头,在舆图前来回踱步,甚是烦躁。时不时地停下脚步,看着舆图上汉军的进军路线,沉思不已。

帐下的司马师抱着兜鍪,等候着司马懿的军令。

不过孙礼就没有那么强的定力,出声问道:“大将军,如今蜀贼兵分三路,进逼在前,我大军当前往何处抵御?”

司马懿抬起手,示意孙礼别急,说道:“诸葛亮此人善使声东击西之策,蜀军兵分三路不过是其诡计而已,唯有一路是其主力罢了。”

“大将军之见是?”孙礼问道。

司马懿停下脚步,瞧着汉军行进路线,说道:“刘禅攻潼关,黄权过蒲坂,诸葛渡龙门。此三军之中,刘禅少有军事,虽有王平辅左,但进军必然稳重,故刘禅所部不足为虑。诸葛、黄权二人,诸葛北伐,黄权为守将,或为羊兵。若以此观之,诸葛当为正军,黄权当为奇军。”

司马师若有所思地说道:“若按如此之言,黄权于蒲坂架桥以示渡,实为牵制我军,欲使诸葛亮得以走龙门而入,彷韩信之策?”

司马懿露出一丝笑意,说道:“若按此思,恐将中诸葛亮之彀也。诸葛此人从戎起,所行之风,多以正兵为术。如今从军多年,渐有老革脾性,甚是狡猾,不可如此算之。”

作为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日渐了解诸葛亮。关中之战若非夏侯儒以及曹叡两名猪队友给战术大师黄权送人头,关中说不准还会陷入僵持当中。

话虽如此,但是第一次在关中与诸葛亮交手,司马懿还是颇有不适应之处。因此有了交手经验,又深入了解诸葛亮后,司马懿也多能察觉到诸葛亮出招的深意。

司马师试探问道:“若按大将军之言,可是诸葛亮当羊军,黄权为正军。蜀军将走蒲坂,南联刘禅,北和诸葛,以犯我军?”

众将皆点头认同,关中一役中,黄权大放光芒,先是水淹陈仓,攻占关中以西的土地,接着又四面合攻曹叡。可以说黄权已经跻身为天下名将行列,诸葛亮此次让自己作羊军,让黄权出奇制胜,并非没有这个可能。

而且龙门渡水流湍急,

不利渡河,若是遇见有备之军,很容易受困。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走龙门渡过河的就韩信一人,大部分人走蒲坂的缘故。

出人意料的是,司马懿捋着胡须,说道:“蒲坂城经我等修缮,甚是坚固。诸君可有见架桥示渡,惊扰守军,令其有备乎?”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众将先是一懵,又恍然醒悟。河对岸的两支蜀军也过于奇怪了,进军的首要在于隐蔽性,诸葛、黄权二军行进的动静大了一些。

孙礼捶了捶拳头,疑惑问道:“大将军之意是诸葛亮、黄权二军皆非渡河主力,而是羊兵,那么其渡河主力又在何处?”

司马懿看着舆图,叹了口气,说道:“正是某之思也,诸葛亮谨慎,治军有法,行军隐蔽,令人难以察觉。某本以为刘禅所部或许为正军,只是刘禅为大汉伪帝,岂能会如此犯险。”

说着,司马懿望着舆图上的龙门渡,喃喃自语道:“此皆乃兵力不足啊!不知淮南战事如何,若能早定,蜀军将自退也。”

曹魏制定的战略是西守东攻,司马懿搭建黄河、潼关防线,河东以五万余名将士抵御蜀汉,潼关、弘农屯兵一万余人,合计六万五千人。而南部曹叡、满宠率十二万精锐之众,兵分三路南合孙权。

因此司马懿必须对手上的兵力使用要小心谨慎,将士卒派遣到刀刃之上,若士卒安排错误,容易被诸葛亮、黄权二人抓住破绽,从而一击致命。

帐中众人议论纷纷,各有猜测之言。

半响后,郭淮抬头出列,正色说道:“启禀大将军,在下以为诸葛亮或遣将走采桑津,取北屈城(今山西吉县)。北屈城乃往来要道,上接太原,下抵河东。北屈城南下为前军,护卫诸葛亮大军渡河。”

“又可东进攻皮氏城,占临汾等城,划汾水与我大魏为界。断我军与太原、上党联系。届时蜀军将可外联匈奴,西合黄权,上取太原,东进上党,将可全据三晋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