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自绝

加入书签


,最快更新三国:汉中祖最新章节!

汉帝刘禅建兴六年,秋,成都。

离诸葛瑾访汉也已经过去三月,成都附近又开始秋收,城外处处皆是忙碌的景象,秋风袭来,稻浪起伏,顿时稻香四溢。

大汉地处四川盆地,长江中上游,水稻一年两熟,每年在农历6月,农历9月丰收。是故北伐陇右之时,便挑选冬日征伐,不废农事。

即便刘禅号称‘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支援北伐,但相比耗时两年之久的汉中之战,不到半年的战事并没有耽搁百姓生活,只是导致季汉的府库空虚而已。

许久未入田地的刘禅又赴武担山收割水稻,以作表率。刘禅登基之后,事务繁忙,田地大部分时间是由宫中官吏、侍从负责打理。

刘禅身袭布衣,头戴斗笠,脚穿靴鞋,手拿镰刀,弯腰割稻。附近侍中关兴、郭攸之、驸马都尉诸葛乔也在一旁尽心劳作,一幅明君贤臣之图袭面而来。

刘禅时不时擦拭头上的汗水,抬头观望今日辛勤劳作的成果。

“陛下,后将军求见!”侍从在田边禀告道。

刘禅闻言,眼神稍微抬了一下,顺着刺眼的阳光望去,一位老者在田垄之上恭候着。

刘禅并无所动,低头继续收割水稻,彷佛眼中只有稻子一样。

被晾在一边的刘琰见此状,心头却是一沉,低声问向侍从,说道:“不知陛下召我何事?”

侍从低垂眼眸,面露谦卑,答道:“国家大事,奴婢如何能知!”

刘琰轻哼一声,心中思虑良久,不解当今天子何意?

他虽在朝廷内担任重职,但只不过是吉祥物,刘禅可从来没有单独召见过他。

而且随着刘禅登基日久,所行之事,令人多有敬重,士人称赞。加之陇右大捷,朝中大臣对此更是恭敬有加,心里本就忐忑不安的刘琰,见刘禅如此冷澹的态度,更是有些惶恐了。

刘琰只得晒着太阳,在田垄之上,为防止弄脏自己的锦衣玉袍,还特意寻找干净之处,在旁静静等候。

别看大汉盛产蜀锦,

但诸葛亮却严厉禁止奢侈品蜀锦在蜀地大规模流通,杜绝大汉形成奢靡之风。

大汉的蜀锦往往是官府售卖,以赏赐蛮夷大姓为主。即便前些日子,大汉以蜀锦为奖赏北伐士卒,但往往大部分将士又会与东吴商人售卖,交换物资。

但刘琰却经常违反此举,出行高调,车马服饰饮食奢侈豪华无比,一度有违刘禅与诸葛亮强调的简朴、清廉风气。

但因为刘琰是元从之臣,又是远支宗亲,在朝中诸葛亮、刘禅二人都有厚待,在朝中地位仅仅只次于诸葛亮。

刘禅也不愿多生他事,便经常让董允、费祎劝告,但没想到刘琰我行我素,毫不放在心上,变本加厉。

这些年中,刘琰依仗身份,私底下在民间与官吏勾结,侵占私人田地,导致百姓家破人亡,不得已逼上梁上,造反山林。

刘琰刨大汉的根基的举动无疑触怒到刘禅,决定整顿大汉朝廷的风气。而整顿风气,首先就从天子宗亲开始,以儆效尤。

一刻之后,刘禅忙完手中事情,前往田陇接见刘琰,由于水田格外黏脚,不得不一浅一深地在水田中跋涉。

“臣后将军刘琰,拜见陛下!”刘琰上前恭敬着,行礼说道。

刘禅将手上泥土,抹在衣服上,走到田畔上铺陈的草席坐下,说道:“免礼!”

“不知陛下召见老臣,有何吩咐?”刘禅冷澹的表现,让刘琰愈加恭敬。

刘禅拿起水袋畅饮一口,手指前方,问道:“不知后将军可做过田间之事乎?”

刘琰不解刘禅目的,便隐晦提及自己资历与老刘的关系,欲和刘禅拉近一下关系,说道:“年轻之时,老臣在豫州尚有劳作。直到先帝因同宗之亲,征任在下为从事,从此之后便追随先帝身旁近三十余年,出使各地诸侯,再无劳作。”

刘禅似笑非笑,望向前方田野,说道:“想必田间辛劳后将军应当知晓,且也应该知道田地对百姓而言,乃是立身之本。”

“田地乃百姓之根,老臣如何不晓?陛下仁政爱民,亲往田间劳作,可比上古明君也!”刘琰吹捧道。

刘禅不以为然,澹澹说道:“既然如今,卿又为何与绵竹县令勾结,侵占他人田地,夺百姓之根基乎!”

听其言,刘琰脸色大变,也顾不上地上泥渍,赶忙拜道:“绵竹县令是在下举荐之人,但臣并不知晓侵占他人田地一事。定是在下仆人所为,请陛下明察此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