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计划

加入书签


    再说,纵容继社的学生如此填充到大明的官场,只需十来年,整个国家可就是由继社说了算。

    要知道继社的口号可是虚君实相。

    朱由榔对于这次声音充耳不闻,以前皇权不下乡,那是因为没有足够官僚吏员,不是什么皇权的自我约束。

    那既然这样,官府为什么不多派官僚吏员,那是因为财政根本支持不起这么人,以封建时代脆弱的小农经济,以及弱爆了的收税能力,是没有能力如此庞大的开资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随着纺纱机与蒸汽机的普及,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整个国家财政能力飞快的增长,让皇权深入到每个乡村成为了可能。

    这会让帝国的统治更加坚不可摧。

    而业务教育,也能顺便宣扬皇恩浩荡,让皇权更加稳固。

    要知道在古代朴素的道德观念中,食君俸禄,忠君之事,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领了皇帝的钱,就要替人卖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而业务教育虽然不发钱,但是他普遍解决一顿餐食,是这算的上食君俸禄。

    明太祖朱元章为什么能有得国最正的称号,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有当过官,没有拿朝廷的一分钱。

    所以在朱由榔的认识里,若是每一个孩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那么皇权就会坚不可摧的在这些孩童心里,让朱家王朝千年万年成为了一种可能。

    尤其是在孩童时期就能灌输忠君爱国,已经列队做操,这在朱由榔看来简直是天选。

    至于朝廷的钱从哪里来?纳税人又是什么?很抱歉,这个时代没有这个东西,而且朱由榔相信在他的统治之下,这些概念也不可能发生。

    所以大肆招收官吏,只是朱由榔这偌大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万万不可缺少的,而让继社打前阵与北地的士绅厮杀,无论谁胜谁负,他都稳坐钓鱼台。

    至于继社会不会拒绝,朱由榔没有考虑过,因为他相信继社这群道德君子就算知道他的计划,也会跳入这场纷争。

    因为教诲天下就是这群书生毕生梦想,他们怎么可能放弃这个大好机会。

    继社的到来,势必会冲击北方士绅的权力,他可以乘机限制士绅,而又把矛头对准继社。更可以借士绅之手,消耗继社的人望,让这些人从圣坛上下来。

    而报纸这东西在以前他视若洪水,现在嘛,则觉得这玩意是巩固皇权的不二之选,让自己的思想贯彻到帝国每一个角落。

    与此同时,朱由榔坐镇洛阳,则是想着接着自己的威望进一步笼络控制北地,不让这些人倒向清朝。

    而且他还敏锐的发现蒸汽机带来的新时代,少不了一想东西,那就是市场,而市场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人。

    所以按照对付草原传统办法,朱由榔决定对大清实行经济制裁。

    经济制裁这个后世的东西,在封建时代就被中华玩烂了,尤其是在对付草原的时候,动辄举起经济制裁的大棒,封锁边关的市场,让铁器、盐巴、茶叶这些草原必需品不能流入草原,从而进一步虚弱草原部落的实力。

    而历史上草原部落南侵,有许多时候就是要求皇帝开放边市造成的。

    只是嘛。万一中原王朝太不禁打,那就顺势南侵。

    至于这种经济制裁有用吗?总得来说还是有用的,君不见草原各部兴衰更替频繁,其中很大一只黑手便是中原王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