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火车上的报纸

加入书签


多桑没有了博尔齐的带领,好在室友吴大富是个热心肠,纠集了宿舍剩余无处可去的三个人,开开心心的去了大同。

四人穿上了干净的衣裳前,先去工地理了个发,由于工地对于卫生要求很高,所以尽管恢复了汉法,但是底层百姓也没几个人蓄发,都流程现代的短发或者干脆就是光头。

理发店的人很多,但是十文钱就能理与代国公一样的发型,大伙还是比较乐意,理完发再去洗个澡。

穿上新衣服后,几人便出了工厂,才一个月的时间,多桑觉得集宁的人又多了起来,又繁华了不少。许多店面的窗户换成了玻璃,显得更加的明亮。

几人在外面的摊贩上吃了一碗胡辣汤后,就准备去大同。

摊贩老板是个汉人,吴大富也熟络的开始攀谈了起来。

“老丈,你是哪里人?听口音好像不是本地人。”

老丈呵呵一笑:“本地人还会待在集宁这个小地方,早就挤到大同享福去了,我是直隶人,闺女驾到了大同,经她一说,才和三个儿子到了大同。”

吴大富看了看,只有一个阿婆在帮他洗碗外,再也没有多余的人了:“您老那三个儿子呢,怎么不来帮您?”

老丈听到这个问题后,话匣子更是打开了:“现在到处缺人,那里有年轻小伙来和我摆摊。”

“那您三个儿子在什么地方高就?”吴大富也顺着老丈的话,开始询问。

“大儿子就在城内修铁路。听说明天开春,这里要修一条通往大同的铁路,去一趟只要大半个时辰。”

吴大富是知道铁路的,煤矿工地里就需要铁轨将煤炭从矿洞里面拉出来,平常也坐这些矿车进入矿洞,要是这铁轨开通后,那真的就太方便了,每旬放假就可以去大同玩一趟了。

“现在铁路修到什么地方了?”吴大富好奇的问道。

“说是从大同和这里同时开工,集宁这边已经修好了三十里路,这三十路路现在就可以坐了。”

吴大富一听顿时想去体验一番:“那车站在那里,车票钱贵不贵?”

“十五文钱,贵个啥呀。”

吴大富听完后,和这几个人商量了一番,这几个蒙古人汉语说得不利索,好在吴大富语言天赋不错,能勉强和这几个人交流。

老丈听到吴大富居然会蒙语,

也是吃惊。

待他们几个人说完,老丈就说道:“我说,你这个后生,既然会蒙语,怎么还在矿洞做工,去找一家商社,去草原寻活啊!”

吴大富也知道这么一个情况,摆了摆手:“听说要刷枪弄棒,我不喜欢,现在做矿工也挺好的,做个两年,当上工头,就买个房子取个媳妇。”

老丈笑了,对于这个年轻人的选择没有什么评价,去草原虽然听说能赚到大钱,但是背井离乡,多说还是不美,这下矿洞,虽说苦了点,但要是拿从前的日子比起来,那简直是天上人间。

“后生,你家人呢?”

吴大富听了有些低沉:“都死了,双亲饿死了,哥哥去当兵,十多年了也每个消息。弟弟妹妹不知道被买到什么地方了。”

老丈听了一阵惋惜:“可惜没赶上好时候。”

吴大富惨笑一声,没有多说什么,又喝了一口汤。

多桑将自己的胡饼分了一点给吴大富,他不知道怎么安慰,只能以这种最朴素的方式。

老丈也好像想起了什么,给每人再添了点肉汤。

几人喝完肉汤,便去了老丈说的车站,买好票,便坐上火车。

火车票分几种,站票呢只要十文,专门有个站票车厢,供大伙站。

而有位置的呢十五文,靠窗的二十文。

除此之外还有听报车厢,车厢里面会给大家读读最近的报纸,还有小曲献唱,二十五文。

多桑一心就想留在大同,除了认真学习汉字外,对于大同的一切都格外的好奇,于是在他的提议下,大家都买了可以听报的车厢。

火车是宽轨,轨道足足有两米五宽,火车的宽度更是达到五米。让里面显得十分的宽敞。

齐地声响起,火车便开始启动,大伙一阵欢呼,多桑从这些人吼叫声中得知大多都是蒙古人,废话,这个车厢主要就是用蒙语读报纸。

识字的汉人很多,那些汉人才不会花这个冤枉钱呢。

说书先生用了一个简便的扩音器,报纸的首页自然是大同最先的政策新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