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学说

加入书签


我真的是奸臣第一百四十章学说

五人看着董亮的认真表情,感觉非常不真切。

如此年轻的面孔,如此不堪的名声,都让他们无法将董亮与学识联系到一块。

“国家是什么?诸位大人想过没有?”

董亮一开始就抛出这个高大上的问题,直接将几人震住了。

遏必隆经过一瞬间的心生动摇后,不愿意被董亮的气势逼迫,给出了在这个时代无懈可击的答桉。

“朕既天下,皇上便是天下,皇上便是国家。”

塔逊认真看着董亮,他想看看这个堂弟能在这答桉下回答出什么,如果说他觉尔察家真的能出了一个圣人,那么他塔逊就立马能抛下所有成见,把董亮这个圣人给扶稳了。

面对这几位清国权贵,董亮当然不能把什么卢梭,社会契约之类的搬出来。

而一旦说出来,他不仅圣人做不了,就连今天这个们都出不去。

别忘了他给粘杆处灌输的忠君爱国,董亮如此背刺,谁也不会站在他们这边。

但在座的都是聪明人,见过权力与皇帝是什么模样的,皇权在他们心中依旧有着重若千钧的重量,但背后的逻辑却是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所以这些人就不能用忠君爱国这个浅薄的东西了,而是换成一种哲学上的讨论,攻敌之弱,让他们不觉明历。

崇尚暴力的满人,董亮自然投其所好决定将霍布斯的《利维坦》的观点引用出来。

“遏必隆大人说的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原因,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会以国家这种形式存在,而百姓对此又深信不疑。”

《骗了康熙》

额塞黑有点听明白了,董亮想说的是,百姓为什么要接受国家这种盘剥,于是澹澹来了一句:“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

什么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让百姓知道原因。

董亮说道:“商君书的确乃千古御民知道,百姓可以不知道,但你们知道吗?”

说着,董亮不待几人回到说道:“我知道你们心中有答桉,可是这些答桉皆是汉人之言,咱们满洲要想有一个新的典制,必然有深究其理,有一个能上说服天下的答桉,也为咱们满洲以后的仁人志士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否则只以武压制,必不长久。”

几人闻言便是一颤,心中震惊董亮要说的不是权术,而是真正的学识,一种全新的学识。

这个学识哪怕不如儒家那样完善,只要稍微像一点样,必然会得到许多满人的支持,毕竟这种自己的学说,能让他们摆脱在汉文明面前的自卑感,摆脱那种自认夷蛮的卑贱感。

“人活于世,有两种最基本的本能,一是生存,一是发展。生存乃是人之本能,比如饿了想吃东西,渴了想喝水,如同动物一般,我称之为人的物性。”

五人见董亮从人最根本的东西讲起,纷纷意识到了今天可能会发生什么不得了的事情,握紧双手,手心隐隐出汗,。

“但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动物,便是人在满足生存后不会满足于此,而是想让自己的精神更加充实,着书立传,博取功名,有些称之为人欲,我称之为发展。或者为圣性。”

“这二点是我一切学说的起点,所以东西都是以这二点推导出来的。

人之躯体即包含了承载一切的物性,也包括了超脱一切的圣性,每个人都受到这两样东西的共同影响,不断拉扯,因而会有的人在满足生存后只会沉迷于酒色玩乐的情况。”

五人听到这里虽然没有感受到多大的震撼,但任然备受鼓舞,因为这东西与佛教的将肉身视为苦海,

刻苦修行以便让精神渡过苦海到达彼岸差不多。而儒家无论是理学还是心学都有类似的表达。

董亮的话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换了一种表述而已,但就是这份表述,也足以让董亮成为满洲的圣贤,因为能做到这一步的哪个没有进文庙吃冷猪肉,汉人都没几个,更何况一个满人呢,能做到这一步足够了。

“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人与生俱来便有一种争夺财富与权力的企图,上至王公贵族增权夺力,下至姑嫂妯里争产,都是此理。

然而我们每个人的个体虽有差异,但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稚子持刀也可杀死成年壮汉。所以在自然状态下,人们都会陷入一种人人自危的平等状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