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法兰西失血

加入书签


  法国最西部的布列塔尼亚大区埒

  圣马洛港口

  这是一个只有1.7万多人口的沿海港口城镇,在法兰西数10个港口中并不显眼,但是在这里被德意志帝国占领后,将其划给大唐帝国进口商人使用,就变得愈发热闹和耀眼起来。

  从1870年9月下旬开始

  大量的船舶云集圣马洛港口外海,他们带来了奇怪的蒸汽吊机,仅仅一周时间便安装了4台,然后将海量的货物卸载下来。

  整个圣马洛港口全都躁动起来,因为这些大唐海外商人带来的是法兰西紧俏的商品。

  数以十万桶的优质煤油,柴油和润滑油,各种罐头,奶糖,化工用品,这包括塑料碗,塑料盆,塑料桶,塑料雨衣,塑料鞋,各种鱼肉,水果和肉罐头,以及其他受欢迎的产品。

  法国人敏锐的意识到,圣马洛港迎来了巨大的商机。埒

  通过便捷的电报,消息在第一时间几乎传遍了法兰西中南部各省。

  得到消息的无论是商人,庄园主还是农夫,第一时间便带着积攒的钱袋子,驱赶着马车前往圣马洛去抢这些炙手可热的商品。

  只要抢到,就是赚到。

  随后都不到一周时间里,前往圣马洛的马车超过上万辆,他们在那里装载了满满的货物返回,同时用光了口袋里所有的钱。

  在圣马洛港口

  一切冶安都是由身强力壮,佩戴武器的华人巡逻队维持,总数高达640余人,德国人在这里只驻扎了两个连的士兵,并且派了13个人的政府职员充作海关。

  他们负责点验上岸的商品数目,种类,据此计征税收。埒

  当然了,相比较法国人对煤油征收的200%关税,粮食和各种食品执行的30%~45%不同的关税,德国人征收的最高不超过18%,低于5%,比如粮食或者食品类都是执行5%税率。

  即便如此,也比英国实施《谷物法》后放开海关税收的2%高了两倍半,比英国征收9%的煤油关税高了一倍,自然也赚得盆满钵满。

  大唐帝国商人用几乎一半的价格,大批量的倾销产品,原本法国高高筑起的贸易壁垒瞬间冲垮了。

  爆发出购买热情的法国人,其购买力有多惊人,从一组数据中就可以看出来;

  据德国驻圣马洛工作小组统计;

  自1870年10月开始,当月进口的煤油总计33.7万桶,到11月便急剧上升到85.9万桶,12月一举突破百万桶大关,达到118.6万桶,剩下的1871年逐月上涨,至5月份已经达到207万桶惊人规模。

  以一桶煤油均价21.5唐元计算,仅煤油一项,金额就高达4,450万唐元,这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销售高峰数字。埒

  按照德国人18%的税率,仅此一项月收入便达到了800多万唐元,可谓狠狠发了一笔财。

  当然了,大唐的商人赚的更多。

  法兰西真的需要这么多煤油吗?

  永远不要小看一个民族的智慧,当最初的狂欢过去之后,很多法兰西贵族,庄园主以及高利贷者很快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动荡的局势还要持续多久?

  财富是否会贬值?

  当局势稳定后,有没有可能让自己的财富翻番?埒

  于是乎

  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了煤油这一产品,照明用煤油是社会的硬核需求,无论在任何时间都需要。

  相比较菜籽油、橄榄油这些传统产品,煤油具有价格低,照明亮度好,持续时间长,光照稳定无异味儿等绝对碾压的特点。

  关键问题在于,几乎整个欧洲都没有煤油生产,必须要从大唐帝国或者沙俄进口。

  而沙俄落后的炼化能力,导致产量低,煤油价格畸高,压根儿没有一点市场竞争力。

  一大桶煤油共计306磅重,只需要21.5唐元,这相当于86法郎。

  相比较战争前145法郎(约36唐元)的每桶税后批发价格几乎便宜了六成,存在着巨大的利润空间。埒

  要知道经过层层倒手之后,在法国的乡镇杂货店里购买一磅煤油,就需要一法郎,零售价格差不多一大桶煤油300法郎。

  如此巨大的空间,利润动人心啊!

  最初是广大的法兰西中南部省份杂货店主疯狂囤货,从煤油,润滑油,奶糖,可可,各种罐头到塑料化工制品,全都大批量的进货,甚至借债也在所不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