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加入书签


玉米成熟了。

趁天晴,大家开始收获。

吃过早饭,让太阳照干露水,他们就带上背篼,推着板车走向地里,林宁也高兴地坐在空板上,让爸爸推着前进,车内还放着他那只漂亮的小竹背篼。

进入地里,三个大人先各背着一只背篼,用手掰下连着壳的玉米棒,熟练地的反手向后一甩,嘭嘭,玉米棒就准确掉进背上的背篼里。

林宁也进地要掰,但他人矮,够不着,急得直跺脚,林锋用脚踩倒几棵玉米,让他去掰,他手小力气也小,双手握住用力,但玉米棒被掰倒下,壳却连在玉米秆上,取不下来。

“来,林宁,爸爸教你,你两手握住,用力向旁旋转,多旋几下,它就落了。”爸爸边说边示范。

他照做,终于费了很大力气,他掰下一颗,笑逐颜开地扔进放旁边的小竹背篼里。

林锋自去干活,让林宁各人在那里弄着玩。

不一会,三人都掰了满满一背篼,就背去倒进地边路上的板车里。

一人倒了两三背篼,板车装满了。左、秦二人又去地里继续掰,林锋就去推那装满了玉米棒的板回往庄园运。

“爸爸,等等我哦。”见爸爸推车要走,林宁叫着。

“那把你掰的苞谷(玉米)背来装车里走嘛!”他回答他。

小家伙赶紧坐下地,背向小背篼,把两只小手伸进背篼系,背上背篼,从玉米地里走出去。

近了一看,小家伙背篼里也有三四根玉米棒,林锋夸奖他:

“林宁能干,从小爱劳动,是爸爸的好宝贝。”边说边伸手取下小背篼,把玉米棒倒进板车里。

“爸爸,我帮你推车车。”他伸小手抓住车把。

父子二人推着车向家走,边走还边嘿着、嘿着喊号子。

车推进伙房前院坝,林锋抬起车厢,把玉米倒院坝里,用手推着散开,让太阳晒着。

父子俩干完,就丢开手,进伙房找茶水喝,歇气。

就这样,掰的掰,运的运,到太阳下山,院坝里堆满了如山的玉米棒,而地里才收不到三分之一。

吃了晚饭,打开太阳能灯照着院坝,林饼用玉米针刺破玉米壳,把玉米壳向撕开扯掉大部伤,留下几匹作系,扔一堆,大家照做。

剥开不少后,林锋就用手抓着玉米棒上留下的玉米壳,交错用手抓住,等积了一大坨后,就用细麻绳系牢手握部位的玉米壳,就把玉米棒串在了一起,然后他拧着就去挂在绷在木屋檐下的粗棕绳上。

林宁看着,觉得好玩,他下来弄。不过新新劲一过,他就去滚进大堆软软的玉米亮上翻滚着玩。

直到很晚,他们才把白天掰回的玉米棒弄完,全挂在屋檐下系的绳上。

“哥,去年不是一下剥完晒干就收了的吗?今年要这样弄?”左笙不解地问。

“去年只收了那么点苞谷(玉米),今年多多了。天天要收,院坝里晒不下,这么挂着让它慢慢晒干,加之挂在屋檐下,下点雨也淋不着。腾空了院坝,明天收回来的才有地方放嘛。”他解释道。

“还有,这玉米壳和今后的玉米心,都要晒干收藏好,冬天可以剁碎作饲料喂猪呢!”他又吩咐她们。

第二天继续白天从地里收,晚上在院坝里剥完挂好,没两天,木屋、伙房檐下挂满了一长串一长串金澄澄的玉米,看着都让人爽心悦目。

一连几天,地里玉米终于全部收完。

最后收回的玉米,除了有二百余颗穗大,颗粒饱满的玉米棒被选出来留种被留系单独挂在绳上外,其余的都全部剥壳,让放在木楼前平台板上散开晒着。

玉米收完,大家在家休息两天,只是每天由人轮流上平台翻动正晒着的玉米,保证均匀晒干。

吃了晚饭,林锋在院坝里抬头看了看天,就对着伙房喊:“左笙,左笙。”

“来了。”她边答应边走出门。

“一会,我们去把木楼上的玉米棒收进屋,今晚上下雨,当心淋湿了。”他说。

“嗯?天晴这么好,云丝丝都没有,怎会下雨,多此一举吧?”她抬头看了看天,一点也不相信。

“今早我起床,看到天上发霞,俗话说,早上发霞,等水烧茶。今天一直格外发渴,这是要下雨的征兆。”

“嗯?一定。今晚下了雨我跟你姓。”她跟他打赌。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反正下了雨,淋了苞谷生了芽坏了,你莫吃饭。”他没好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