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或许

加入书签


送走了兵丁,谢启明回屋去见谢贤,态度已没有了以前那种见到父亲时的敬畏。

不在低头垂手,昂首挺胸的站在谢贤面前:“父亲还有什么吩咐,我还有事要去处理。”

谢贤揉着额头:“孙氏那边可有消息,他到底是死了,还是在谋划别的什么?宫里到现在也没个动静,以前安插的线人,如今都联系不到了吗?”

“儿子不知,那些事情也不归我管,以前你也不让我插手,我只管家里的生意来往。

父亲还是找别人问问吧,没什么事我先出去了。”

谢贤有些生气,现在是什么情况,哪里还分的那么清楚。

“你莫要在与我闹脾气了,你又不是不知,现在的情况若不快些安定下来,你的生意也没法做,孰轻孰重还用得着我再提醒你吗。

你亲自去安排,将孙氏那边的动向和宫里的情况打听清楚,过来回我。”

谢启明正要推脱,外面就传来了通传声。

锦安摇着折扇进了屋,谢启明冷嘲一阵:“二皇子正是好雅致,这马上就要入冬了,您还着单衣,摇折扇,就不怕伤风感冒伤了身。”

话落甩着袖子出了屋,锦安略显尴尬,轻轻收了扇子,本想在谢家父子面前打造的文人气质也打了折扣。

今日的事,他全程观望,知道谢家有办法送人出城,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他已经不太确定,谢家的人还愿不愿意助他与锦萧斗一斗了。

从来了谢家,也一直没有机会好好与谢贤商量这事,有些搞不清楚自己在这场豪赌中应该是个什么定位。

锦安不想让自己显的太过被动,所以必须明白自己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走是一定要走的,问题是寻到外祖之后,是另起炉灶自己博个未来,还是联合外祖家与谢氏结盟呢。

理想的情况当然是结盟更好,可他总觉得谢国仗的决策权,正在被他儿子取代。

据他观察,谢启明是不太愿意造反的,即便今日是锦波在这里,他都不太想参合这事。

若过些时候他掌了谢家的权,自己这个与谢家没什么关系的二皇子就成了个笑话。

所以他要在离开之前,搞清楚自己在谢家眼里是个什么样的价值。

谢启明的支持,就不要想的,但愿谢贤能给他一个让人安心的答案。

谢启明已经对自家父亲的大业彻底放弃了,他现在只想快些找到妻女,尽快离开都城这个是非之地。

到时候即便是大逆不道,他也要把父亲带离这里,现在,他想折腾就让他在折腾几日吧。

至于这个不着四六的二皇子,随他去,不过是多了一张吃饭的嘴,再养他几日也不妨事。

进了院子,刚好谢忠对完了今日的钱粮,领着阿宽将账本捧了过来。

谢启明带着二人进了自己的书房,细细翻看账目,阿宽细瞧着谢忠给谢启明会报今日外头发生的大事小情。

末了合上账本问道:“放粮已经两日了,可有破庙那群孩子的消息?”

谢忠摇了摇头,他实在不想开口让大爷失望,问孩子们的消息,就是在问夫人和小小姐的消息。

大火已经过去很多天了,夫人和小小姐又是身娇玉贵的妇人家,即便躲过了火灾,在那样的环境下也是很难生存的。

现在也只能寄希望于破庙里的那些孩子,带她们出了火场,并好好照顾她们直到一家团聚。

阿宽见两人说完了正事,又看谢启明一脸失落的样子,便想说些宽慰他的话。

“大爷还请放宽心,如今这个世道,没有消息,便是好消息。

那些孩子自小就在这都城里讨生活,他们太知道如何保住性命,避开灾祸了。

放粮这样的事,都不见他们现身,想必是躲在不愁吃喝,十分安全的地方。

说不得想了什么法子,逃出城外去了,待谢家的商路通畅,定会有消息传来的。”

谢启明正需要有人让自己不要失去希望,阿宽的话给了他极大的鼓舞。

“你说的不错,正是这样的。

忠叔,这个年轻人不错啊,以前怎么没见过,是你新收的学徒吗?”

忠叔背对二人,正在整理书架上的账本,闻言不由一头黑线。

阿宽先是一愣,后又露出一口白牙:“大爷是我呀,阿宽,前日才送你回来的,你怎么把我给忘了。”

谢启明仔细看了两眼,这才一拍额头:“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呐,阿宽,你很不错,跟着忠叔好好学,谢家不会亏待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