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一不小心又成了开山鼻祖!

加入书签


    歌曲,又名,是电视剧的插曲和片尾曲,当然了,2013年台视重制版的将片尾曲和片头曲的位置调换了下,即成了重制版的主题曲。

    的歌词完全贴合的故事发展,随着热播,这首歌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

    讲述的是白娘子游湖一段,说明了在摆渡的时候,白娘子和许仙情愫暗生,郎有情妾有意,该歌歌词是作词人贡敏根据民间传说填的,作曲人是华语乐坛顶级音乐制作人左宏元,其音乐风格自成一派,乃华美动人的“新黄梅调”曲风,该歌同一样,也是一首难得的经典之作。

    蓝星版,还是会作为片尾曲,只不过该歌作词作曲由林天宝一手包办,编曲由苏蔓负责,歌曲也由两人一同演唱,这也是林天宝首度和于清雅之外的歌手合唱歌曲,此消息若是传出去,想必又要成为热议。

    林天宝要重现经典中的经典,中的所有歌曲自然由他亲自作词作曲,实际上说白了,不外乎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编曲则由自学成才的苏蔓全权负责,演唱也不假手于人,他和三女亲自上阵。

    反正,该剧要进行后期制作,演唱一遍不行就十遍,十遍不行就百遍,百遍不行就千遍!千遍还不行?那还是换人吧!不过这种事应该不会发生。

    “渡船情”这一个镜头,NG可多了,毕竟感情是需要酝酿的,要拍出“郎情妾意、脉脉含情”的唯美画面可不容易,还有船夫和小青的对唱不要求唱功有多好,起码演得要到位,这样才方便后期配音。

    幸好,饰演船夫的是个跑了几十年的老龙套,要不然NG次数要翻几倍,尽管船夫唱得不怎样,可是中气十足,咬字清晰。反观小青,声情并茂,白娘子和许仙也随着歌词表情发生微变化,相信随着电视剧播出,这一场景也会成为永恒的经典!

    剧组到西湖取景拍摄,围观群众左三层右三层,还好有大量安保人员维持现场秩序,而东横影视城就在杭城,不乏大牌明星出没,所以现场围观群众还是很守规矩的,没有给剧组造成什么困扰,阻碍拍摄进度。

    不过,的唱调却让围观群众耳目一新,话说几人演着演着怎么就开唱了呢?虽然不甚明白,但感觉好像挺厉害的样子。

    随着剧情推进,白娘子暗施法术得知俊俏善良的许仙就是她在一千七百年前的救命恩人——小牧童转世。

    之后,白娘子问许仙是否本地人士?许仙自报家门,唱了一首,小青也替白娘子唱了一首,述说身世。

    这两首插曲在传唱度上虽不如和,但却应情应景,为整部剧增色不少。

    这才几个镜头,几人已经在船上唱了三首歌,而且唱调还有别于一般唱调,颇有神州传统艺术“黄梅戏”的特色,不过与之又有些微差别。

    当然了,不懂音乐不懂黄梅调的人是听不出其中区别的,他们只知道歌曲好听,而且这种边演边唱的表现手法很新颖很好玩很神奇。

    能不新颖好玩神奇吗?这个世界可没有这部大型神话音乐剧,更重要的是这里没有邵氏兄弟,而以黄梅调形式表现的影视作品最早起源于邵氏电影。

    换而言之,林天宝一不小心又成了黄梅调影视作品的开山鼻祖,可以想象待播出后,这部剧会造成什么样的巨大轰动?

    凡事都有两面性,不成功便成仁,若这种以“融合音乐歌舞戏曲元素”的创新手法没有得到全国观众认可,那就意味着创新失败了,和林天宝都会成为反面教材。

    在另一个世界红遍大江南北,相信林天宝失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其一,是根据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为架构,重新改编拍摄;其二,该剧发扬了神州传统文化;其三,主题曲、片头曲、插曲精良,宛如阳春白雪,天籁之音;其四,演员阵容庞大,除了于清雅、徐美清、苏蔓这三大主演外,像法海、许仙姐姐和许仙姐夫这样的重量级配角,选的演员都是万年绿叶;其五,重金打造顶尖特效,彻底告别五毛时代。

    不管怎样,在播出之前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围观群众也把剧情的表现手法在网上曝光了,这也吊足了大伙儿的胃口,恨不得立刻一睹庐山真面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