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唇枪舌剑,税务改革(1)

加入书签


    皇帝和战王听的频频点头,觉得这民意纪检处简直是绝了。

    “臣女建议,这民意纪检处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不管男女,有才华,德行高洁的都可以吸收。这样一来,就能让我裕丰王朝的官僚机构运行的更加顺畅,国力会更加强盛。”

    “臣反对!”

    奕兴不干了,这样的新的机构,岂不是又要花钱?!

    “苏源县主的这个建议固然是很好,可是这每年支出的俸禄就会增加很多,这对于国库就是一大负担。”

    奶奶个腿儿,那我这个户部尚书,岂不是要累死?奕兴腹诽。

    国库每年收益才两千多万,这一下子可能会多出来几千个基层小官,这哪里有发俸禄的钱?

    他选择性的忘了从皇帝那里讹诈来的三千万两白银。

    皇帝无奈的摇了摇头。

    “老奕啊,你怎么花钱的事情就反对呢?”

    奕兴可是铁公鸡,皇帝那里讹来的钱可是要把边关将士的军饷和阵亡将士的抚恤银子发一发。

    还要想办法修一修各地的河堤,还要支付水车制造工匠们的欠的工钱和料钱,哪一样少花钱了?三千万够不够还两说。

    “陛下,苏源县主的建议固然是好,可是微臣却要调高租庸调的税率,这不是给百姓增加了负担?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是好心办坏事了?”

    夏兰笑了,这是什么问题?

    “陛下,奕大人所言有理,但是提高国库收入并不难,不用非要搜刮百姓地里那点农税,完全可以另外想办法。”

    奕兴不满的瞪着夏兰:“县主难道有好主意?”

    夏兰自信的说道:“朝廷收入来源,目前来说太过于单一,要是继续增加税率,可能会让民怨沸腾。”

    奕兴若有所思:“县主的意思是,不会对老百姓增加人丁税率?”

    夏兰从分析裕丰王朝的基本制度开始,详细给他们分析了一遍均田制和租庸调的优缺点,以及现在不合时宜的地方。

    裕丰王朝的土地制度是均田制,征税制度是租庸调,和华夏隋唐时期很像,主要征收的人丁税。

    就是不管你们家有多少田地,都是按人头收税,按照成年男子的数量支付税务,还要每年服劳役。

    比如裕丰王朝建国后,都是实行每丁纳“租二石、绢二丈、锦三两”。

    意思就是每个成年男人,每年交320斤左右的地租,还要交绢布二丈,还要交锦缎三两。

    这种丁税,除了粮食,布匹和锦缎都可以折合成银子。

    除了交这三种税,还要按照成年男人的数量,每年每人服役20天,或者有一个人服兵役,则可以免去两个成年男人的劳役。

    这种制度在建国初期还不错,极大的提高了裕丰王朝的国力,也让战后的百姓得到了休养生息,但是到了现在就不符合国家的发展了。

    目前的裕丰王朝,人口增多,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已经面临奔溃,朝廷没有多余的公田分给新成年的百姓种植,丁税就非常不合时宜。

    租庸调制度,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征收的人丁税,在地广人稀的时候没什么,比如封建王朝前期。

    但是现在,裕丰王朝发展了百多年,人口增长,养活百姓的农田不够,百姓家庭收入锐减,朝廷还要征收人丁税,就会激化矛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