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中外合资电报公司

加入书签


    梁家的家庭会议接连开了两个晚上。

    第二次会议上梁老爷子通报了这两天他找那些老朋友们商谈的结果,十三行中原来的领头羊是伍家,伍家现在还是不愿意放下身段,入股梁家的商业网络。十三行中的潘家实力其实不下于伍家,潘家在十三行中就占有三家商行,话语权很大的,只是潘家现在已基本退出商场。不过,这次潘家居然拿出了三百万两银子入股,证明潘家并没有真正退出江湖,而且很看好梁家的这个计划,因为梁老爷子跟他们说明梁家会出资一千万两银子,大家都是老朋友,彼此的家底心里差不多有数,一千万两银子估计是梁家能拿出的绝大部分现金了,梁家敢下老本,潘家反而更加放心了,所以也敢投入巨资。

    梁大少爷的外婆家,就是他老妈的娘家同顺行吴家出资一百万两,东昌行罗家和学泰行易家各出五十万两,让人意外的是安昌行容家居然拿出两百万两入股,容家实力并不强,这估计是他们能动用的大部分现金了。

    其实这次梁家能募集到这么多的资金,一是梁家信誉好,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很看重信誉和面子,二是看好这个计划,三是梁家实力强,包括资金实力和人才实力,梁家第二代人才济济,七兄弟又很团结,这在十三行中是独树一帜。象潘家和容家都是因为在商场上后继无人,空有资金也没用。看来要想事业成功,会生儿子也是必备技能啊。

    在资金方面梁家其实是占便宜的,毕竟梁家的一千万两银子不可能一次性拿出来,梁家只能从现在的生意中逐步回笼资金,逐步投入,其它几家却是全部以现银投入,但这个计划是梁家提出的,梁家又是控股,其它几家也就没有计较。

    梁家商业网络总投入资金一千七百万两银子,梁家占股58%,潘家占股18%,容家占股12%,吴家占股6%,罗家和易家各占3%,.这么庞大的资金投入在这个时代是巨无霸般的存在,如果被外界所知必将在商场引起巨大的震动,还好现在的媒体宣传几乎没有,参股的这几家也都没向外面透露,看来都是想闷声发大财啊。

    梁大少爷开始筹建他的电报公司,他再次带着两个跟班来到沙面租界。

    现在在大清最强势的西方列强是英国,英国人是背地里贪婪,表面上装绅士,嘴巴上讲着文明,其实就是伪君子。现在大清鸦片泛滥,大部分都是英国人走私进来的,做着这么暴利的生意,却连关税都不肯交给清政府,而堂堂的“我大清”居然只当没看见!想必这个朝廷已经被巨舰大炮吓破了胆,真理果然是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啊!

    现在的大英帝国是真正的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遍布五大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是它的自治领,所以大英帝国对侵占土地已经不那么热衷了,更多的是想赚取大把的金银。

    所以梁大少爷想办电报公司,必须得把英国人拉进来。但如果只和英国人两家合作,指不定哪天英国人起了贪心,把电报公司占为己有,被烧香的赶跑了和尚,那就难看了。英国人连让海军冒充海盗在海上抢劫的事都干得出来,所以防人之心不可无。

    其余的列强还有法国,美国,现在的普鲁士未来的德国等欧美国家,最好把这三个国家也拉进来,那么估计英国人就会在众人面前装绅士了。至于这些国家会不会加入进来,毫无疑问,送上门的钱财谁都不会拒绝,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的就是赚取白花花的银子。

    梁大少爷在沙面租界找了一家英国洋行:太古洋行。这儿最大的英国洋行是怡和洋行,但这个怡和洋行吃相太难看,鸦片走私就数他们干得最猖獗,第一次鸦片战争也是怡和洋行的老板英国人渣甸游说英国议会在背后推动的,所以梁大少爷把它否掉了。选择太古洋行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跟英国海军有很好的关系,他们的主营业务就是轮船航运,兼带推销英国的纺织品和收购中国的丝,茶。在业界的口碑比怡和洋行好多了。

    梁大少爷用了上次在礼和洋行同样的套路,很快就见到了太古洋行的大班:罗滨,这个名字很像中国人的大班是个地道的英国人,他对眼前这个能讲一口流利英文的中国少年充满了好奇。梁大少爷自我介绍用的名字是罗尼,听着跟罗滨象是哥俩,套用一句常用语就是:“缘份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