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曲剧

加入书签


    听着大佬们的谈话,我也是继续听着,毕竟是有用处的。

    黄梅戏现代戏有《公司》,《徽州女人》等等,后来韩再芬以《徽州女人》为底蕴新编出了《徽州往事》。

    《徽州女人》,《徽州往事》都算是黄梅戏改革的里程碑,分量不轻,但始终和《朝阳沟》不一样,就像是葫芦丝和萨克斯,虽然都是音乐中常用的乐器,但一个是民族乐器,一个是西洋乐器,不论起源的时间长短,单看地区不一样,那么形成的创新戏风也会不一样,值得借鉴的也就只有创新出来的现代剧情和模式而已。

    现代戏一般都会采用白话加唱戏,尤其是新编的《徽州往事》多了一种话剧的味道,这种尝试是《朝阳沟》里没有的。

    至于从黄梅戏看待豫剧的创新和发展,豫剧的影响力之深,范围之广,自然是根深蒂固,更多的扶持都在豫剧上面,而一些其他的戏曲,因为经费不够,扶持力度不大的原因,导致剧团里面的演员甚至出现只减不增的局面,走的走,来的也走,编排的新剧也是越来越少。

    先不说边穷地区,本县就有一个曲剧剧团已经快要面临这样的局面。

    曲剧指的并不是北i京曲剧,而是河i南曲剧,两者起源不同,所以也不在一个边上。

    河i南曲剧从原始的鼓子曲发展为高台曲,最初活跃于南阳,洛阳,汝州等地,后来剧团也走出省外,唱腔为曲牌体式,而在白话中,用的是日常的俗语,这样更加贴近生活,显得真实。

    在戏中,从曲剧的《桑林收子》就可以看出有种山i东柳琴戏的感觉,比如《刁三娘骂鸭》,同样有一种用俗语说话的喜感,以及不足以垮掉的包袱。即便是本省的第二大地方剧种,其实有很多经典的剧目,更有《古道情》等一些戏曲上过电视,但是这并不代表发展的好,就更不要说其他的戏曲了。

    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政策对戏曲来说无疑是希望之光,但在03年还有很多经典的剧目目前都没有申报下来,再加上有些地区的演员工作不易,房补医保等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面临的压力还不是很乐观,但仍有人继续坚持。

    大约过了一两个小时,大家都讨论结束了,临走之前,大家还不忘了开始自我介绍,以好解脱单身狗的命运。

    最后胡渣大叔还拉着我:“哎,你别着急走啊,大家都自我介绍了,我看就剩你一个人了,你也来吧。”

    “这个事情还是不要了,我不是单身。”

    我的一句实话实说,让很多人都感受到了五雷轰顶的感觉。

    他们异样的眼光,就像是在责问我:你这样做,确定不会遭雷劈吗?

    emmmm……

    我耸了耸肩,表示很无奈的样子。本来我是不想说的,是胡渣大叔非要拉着我说,我能怎么办啊。

    走后回到家,妹子还提起了之前的赌约,我说:“你说的很对,确实是一堆中年老人,这次我输了,至于我做的饭,要是不好吃了,你也别嫌弃啊。”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