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外戚-第2/4页

加入书签
    当看到一位面色微赤、蓄有长须的中年魁梧武将当殿咆哮抢话,怒斥自己居心叵测、其心可诛的时候,姜绍虽然有所准备,但还是稍稍愣了一下。

    就像那个身材瘦小、慈眉善目的老者却是恶名在外的大宦官黄皓一样,这位长相酷似后世演义里的“关公”形象,身上也带着几分倨傲气势的咆哮武将,俨然就是与黄皓狼狈为奸的阉党骨干右大将军阎宇。

    人不可貌相,朝廷的水深更不可丈量。

    尚书令樊建、镇军大将军宗预、秘书令郤正等人冷眼旁观,坐等冲突双方针锋相对,而昨夜里奉诏入宫后好言笼络自己的侍中、尚书仆射张绍这个时候捋着胡须,脸上毫无表情,上首的张皇后更是像高高在上的神祇般,漠然俯视众生,微丝不动。

    昨夜里的救驾忠臣,此刻一着不慎,可能就变成下狱问罪的众矢之的。

    姜绍在确认了现场自己是孤身应战后,调整了一下气息,斟酌言辞小心应对。

    “邓艾以奇兵冲我腹心,向北可夹击剑阁,向南可进犯成都,当其时,军中人心惶惶,小人深知其中凶险,故不及请诏即率众星夜驰援,一路苦战,赶在关前突袭敌阵中军,击退敌军,解了绵竹之危。”

    “敌将邓艾乃贼魏名将,死而不僵,率余部南犯,使计诈降,又设伏击败我前锋,遂长驱兵临城下。此二事参与战斗的军中吏士人人皆知,也早已上报大将军中军处,他们可以证实小人所言真伪,军中也有文书可以查验,还请皇后殿下及诸公明鉴!”

    “呵呵,赶在关前击退敌军,赶在宫中杀敌救驾,这些事情,一桩接着一桩,难道就如此巧合。”阎宇暗伏杀机,冷笑连连,自恃尊卑分明,又揭穿姜绍的马脚,气势上要稳压一头。

    姜绍不卑不亢,抓住机会展开反击。

    “巧合与否,自有公论。倒是右大将军昨夜好巧不巧脱离城防,给了敌军可趁之机,这才是值得推敲的蹊跷之事。”

    阎宇内心一紧,他无心御敌、疏于防务、内外勾结、串联投降的事情当下最怕暴露,于是用了害肚离城的借口来掩饰城防失误,哪想到姜绍这个小小校尉,竟然依样画葫芦,学了自己的言辞来当众展开反击。

    他怒火中烧,决定以大欺小,全力碾压姜绍。

    “军中已经查明,敌军奸猾,利用缴获符令、伪装诸葛都护兵马诈城,守城将士有失察之罪,自当军法论处。本将若有过,也该交由朝廷问责,岂容你一个小小军中校尉置喙。”

    “更何况,你带兵入宫之后,宫中中常侍黄皓以下诸多内官、宫人死于非命,你说是死在乱兵手中,呵呵,可不就是死在你们姜家人的手中么——”

    火力全开的阎宇还想将大将军姜维牵扯进来。

    事已至此,姜绍也有了火气,决定充当枪头,与阎宇正面抗争。

    “敌军攻入宫中,滥杀无辜。不独宫人被杀,就连将士们也死伤众多,阎将军却不顾事实,一味诬陷在下,不知可有确凿证据?”

    “证据?呵呵,你屯兵宫门,隔绝内外,不就是为了毁灭宫中的证据么。”

    “如此说来,阎将军就是没有证据了。那好,启禀皇后殿下,昨夜宫中遭乱,有内官暗中勾结外臣,意图挟众投降魏国的书信被宫人揭发搜查出来,兹事重大,下吏特请将诸人证、物证呈上,伏请殿下圣裁。”

    听说姜绍手中有宫人勾结外臣、图谋投降魏国的书信,阎宇虽不知真伪,心中已是大惊。

    他与黄皓商议投降魏国之事自然不会写到书信里留下把柄,但看姜绍言之凿凿的样子,难保所谓的内外私通的书信里面没有涉及到自己的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